小蛤蟆均只有指甲蓋大小。裴睿 攝 動物確是地震“監測員” 動物地震觀測點全省有幾百個,但南京沒有 本報訊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在網絡上關于動物異常和地震預報一直是大家關注的焦點。動物們的異常行為,是否就是地震要來的信號?記者從省地震局了解到,動物真的是地震預報的監測手段之一。“這就是我們地震行業所說的地震宏觀觀測。”省地震局副局長張振亞介紹說。據了解,在江蘇 動物的“表情”很重要 地震監測包括微觀和宏觀兩種,儀器監測屬微觀;動植物、井水等反常現象監測則屬宏觀。“大量地震宏觀異常現象表明,強震發生前確實是有預兆的”,張振亞說,這種預兆之一是動物生活習性和行為的異常表現,因此,監測動物“表情”可以讓地震觀測、分析、預測的信息來源更豐富,可以更科學地對地震趨勢進行綜合分析。目前,我省這樣的宏觀觀測點有幾百個,集中在各市縣里,但南京沒有。 地震局已到江寧觀測 不過,這樣的宏觀觀測并不能代表地震監測的全部情況。動物異常其實很難把握,因為它出現異常并不一定是地震前兆。地震部門認定,除了出現大面積、較多報告的宏觀觀測外,微觀觀測也要出現異常。“一方面要重視,同時也不能太恐慌。” 針對這次江寧蛤蟆出動的情況,張振亞也表示,目前南京市地震局已經有工作人員前往觀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