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5月25日訊 今天上午,記者從青島市交通運輸委員會獲悉,由市交通運輸委員會承擔的“新型船舶引航系統”和“近海環境橋梁混凝土耐久性和施工技術研究”兩個科技成果日前分別通過了山東省科技廳委托山東省交通運輸廳主持的專家鑒定。 ??? 由全國航海、路橋及計算機等眾多領域的專家學者組成的鑒定委員會認為:“新型船舶引航系統”科技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近海環境橋梁混凝土耐久性和施工技術研究 ????“新型船舶引航系統”由青島港引航站與廈門集美大學聯合研發,主要是利用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IS)、網絡通訊、掌上智能電腦(PDA)等先進技術,基于青島港高分辨率的衛星遙感影像數據,綜合青島港航標、航道、錨地、泊位等助航信息,為青島港引航站的監控中心和各個移動終端開發建設集船舶實時信息采集、顯示、查詢、監控等功能的綜合管理系統。該系統于2010年1月1日開始試運行,為青島港引航站的日常業務工作提供了一個直觀、快速及時的應用輔助平臺,半年來實現了引航零事故率。實踐證明,系統應用為引航安全提供了保障,并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近海環境橋梁混凝土耐久性和施工技術研究”由市公路管理局與長沙理工大學于2007年5月聯合開展實施。該成果主要進行了混凝土工程的耐久性設計,提出了橋梁結構各組成部分的耐久性(氯離子擴散、鹽凍)指標,給出了混凝土組成,并在國內冰凍海域橋梁建設中首次成功采用大摻量普通礦粉(比表面為400-450,摻量60-70%)的技術,同時,該成果提出了耐久性混凝土施工技術和質量控制標準,成功地指導了青島濱海公路南段一期工程建設,為提高我國冰凍海域橋梁混凝土耐久性找出了一條有效途徑。 |
上一篇:新聞網首頁改版說明
下一篇:首發:青島基本藥物制度推行兩月 藥價降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