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民告官”逐漸增多 土地行政爭議成焦點 ????省二中院探討建立行政與司法互動機制 ????本報訊 (記者徐珊珊) 近年來,“民告官”的行政訴訟案件屢見不鮮,政府敗訴早已不是新聞。日前,省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在昌江舉行行政審判工作座談會,與轄區政府部門探討建立行政與司法的良性互動機制,促進行政審判和行政管理水平共同提高。 ????“民告官”占行政案八成 ????從去年7月起,二中院開始受理臨高、儋州、白沙、昌江、東方、樂東和洋浦經濟開發區行政區劃范圍內的各類一、二審案件等。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25日,二中院受理的126件行政案件中,以市縣區政府為被告的案件共99件,占案件總數近八成。 ????據二中院有關人士介紹,目前,二中院受理的行政訴訟案件數量在總的訴訟案件中所占比例偏高,且有上升態勢。但是,行政案件結案率偏低、撤訴率偏低、協調成功率低。 ????土地行政爭議成焦點 ????根據統計,二中院受理的126件行政案件中,有113件涉及土地行政爭議,比例高達89.68%。在土地行政爭議中,主要表現為原告不服政府作出的土地行政裁決行為和土地頒證行為。 ????據了解,隨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不斷推進,土地經濟日益活躍,土地權益爭議日益突出,政府的土地行政管理行為增多,具體行政行為被訴的機率也在不斷增大。土地行政糾紛已成為我省的熱點、難點問題。省法院有關負責人表示,由于歷史的原因,海南土地權屬爭議的情況較為復雜,不僅給政府的土地管理行為帶來困難,也給法院的行政審判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依法正確處理好土地行政爭議案件,關乎西部開發建設和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 ????六原因致政府敗訴率偏高 ????從二中院已審結的72件行政案件看,轄區政府在一審中的敗訴率為29.73%,高于全省的平均數。“民告官”案件不斷上升的情況下,政府部門屢屢敗訴的原因何在? ????日前,二中院主要負責人告訴海南日報記者,“政府敗訴率偏高”的六大原因是: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主要證據不足;行政行為適用法律法規錯誤;行政行為違反法定程序;行政行為超越職權,行政管理延伸到群眾的自治范圍;行政執法隨意性強,缺乏依法履行法定義務的意識;政府部門消極應訴,怠于履職。 ????該負責人表示,政府敗訴率偏高,表明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不強,行政管理和行政執法的水平不高,毫無疑問會影響政府的公信力和社會穩定。 ????建立長效良性互動機制 ????在政府敗訴率偏高的情況下,應該如何通過行政審判促進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和管理水平提高?二中院主要負責人建議,為了促進轄區行政審判工作和行政管理水平共同提高,建議建立二中院與轄區各市縣區政府間長效的良性互動機制。 ????據介紹,良性互動機制內容包括建立二中院與轄區內的市縣區政府的聯席會議制度,建立二中院行政審判庭與政府法制辦聯系制度,建立重大、典型案例評析通報制度,倡導行政首長出庭應訴或聽審,建議政府推行公職律師制度,推行依法行政業績考核制度。 ????二中院有關人士表示,在具體工作中,可考慮將被訴行政行為在行政訴訟中被撤銷、變更、確認違法和責令履行的情況指標化,作為相關行政管理和行政執法部門的績效考核依據,以此推動依法行政水平的提高和應訴意識的不斷增強,從源頭上減少違法行政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