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省唯一一個國家戰略層面的區域發展規劃,黃三角開發項目從立項到具體建設的每一個環節,一直受到山東省的高度重視。而黃三角的開發涉及東營、濱州、濰坊、德州、淄博和煙臺等6市共19個縣市區,總面積2.65萬平方公里、人口985萬人。如何協調各地區的發展戰略,使區內各利益體的產業規劃協調一致,使黃三角的開發從整體上體現“高效生態經濟區”這一定位,無疑是黃三角開發設計與指揮者面臨的重大課題。 在昨天黃三角經洽會新聞發布會后,山東省省長助理、黃三角建設辦公室主任陳光就相關問題向媒體闡述了他的觀點。 6月7日,人們的目光再次聚焦在了黃河三角洲這塊共和國最年輕的土地。當天,山東省黃三角建設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來自國內省內數十家新聞媒體蜂擁而至。發布會正式披露了即將于本月24號和25號舉辦的首屆黃三角經貿洽談會的相關情況。發布會上黃三角開發所涉及的東營、濱州、濰坊、德州、淄博、煙臺等六市代表悉數到場。同時,與會六市均拋出了各自雄心勃勃的龐大招商資計劃。 這是黃三角規劃獲批后首次組團招商行動。對于摩拳擦掌多時的各路資本而言,這意味著,隨著國家黃三角開發戰略進入實質操作階段,一場浩大的掘金黃三角大戰即將上演。 將立法確立“高效生態”定位 “國務院對黃三角區域發展非常明確地定位于高效生態經濟區,這也是國內唯一一個這樣定位的區域,因此黃三角的開發必須嚴格體現這一概念。”陳光說,“高效生態經濟區這一定位必須被嚴格遵循?!?/p> 為此,陳光還以天津濱海新區建設推進過程中,行政區劃調整帶來的積極作用為例,對黃三角未來進行這樣調整的必要性進行了闡述。 陳光進一步表示,高效生態經濟區的核心在于高效利用資源,發展生態資源。要重點引進一批現代農業、現代制造業、現代金融服務業和環保產業。??? 不過,陳光強調說,發展高效生態經濟區并不意味著“關掉”黃三角區內存量重化工業。“改變粗放增長模式、解決高耗能、高污染是必須的,對于現在存量重化工業來說,應該采取利用最新技術、最新工藝和新設備的方式,加以提升改造,使之符合生態經濟的要求。”陳光說。 而對于新增經濟發展項目,陳光表示,將嚴格控制傳統重化工業的審批甚至不予批準。 他強調說,在黃三角開發過程中,區內19個縣市區應當具有強烈的“交卷意識”,“各縣市區必須認真學習黃三角的發展規劃,誰頂風上馬政策不允許的項目,誰就要負政策責任、法律責任?!?/p> 此外,陳光還表示,在推動各地在黃三角開發方面的步調一致方面,我省還將從立法方面進行規劃。他透露說旨在規范黃三角開發行為的我省《黃三角條例》目前正在積極制定當中。 與此同時,陳光還透露,山東省黃三角建設辦公室將被賦予黃三角項目開發的把關權。即各地在上項目之前必須先通過黃三角辦公室的審核,審核通過后方被放行到發改委、國土局以及金融機構等相關部門。 “一旦新上項目過不了黃辦這一關,它就難以獲得立項、土地、銀行貸款以及環評等下游環節的支持,這對于黃三角的協調開發起很大作用?!标惞庹f。 ??? “1年打基礎 5年大發展” 作為黃三角開發建設項目的“總協調人”,陳光對黃三角發展空間上的認識是“高效生態經濟”,在時間上他又有怎樣的見解? 在昨天的新聞發布會上,陳光強調說,黃三角建設力求“1年打基礎,2年見成效,5年大發展”。 對于具體開發周期的定位上,陳光表示“開局做好五件要事,著眼‘十年兩大階段’”。 對于黃三角的開發周期問題,陳光認為這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這需要幾代人,堅持不懈的努力,“前景是光明的,任務是艱巨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是,也不能遙遙無期,到哪山,砍哪柴,干多少,算多少”,國務院給山東確定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到2015年,這個地區的GDP翻一番,基本形成經濟社會發展的與資源承載相適應的高效生態經濟發展的新模式,“這就是說要初步形成一個模式,得有一片或者幾片成型的、成套的、成熟的東西拿出來”。 第二個階段是到2020年,黃三角的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生態環境經濟發展高度融合,可持續發展能夠明顯增強,率先建成經濟繁榮、環境優美、生活富裕的國家級高效核心生態建設區。 而具體到2010年的主要工作,陳光認為至少有5件事情馬上就得干,第一就是完成各種專項規劃,“國務院劃批復的規劃是黃三角總體的規劃,還要制定各項專項規劃,比如這800萬畝土地哪些要開發?怎么開發?哪些要保護?怎么保護?要落實到地塊?!彼瑫r表示,這些內容將于本月24號經貿洽談會論壇上公之于眾。 第二是政策的深讀、研究和開發,要把各項政策吃透,明確哪些事情可以干,很多政策需要研究和爭??;第三是基礎設施建設,比如港口、機場、鐵路、公路、水利設施等,這些基礎設施今年列上計劃的要快干,沒上計劃的,要爭取補充計劃;第四就是項目起步,“我們這一次在北京簽了一些大的項目,這些項目要最大限度的盡快爭取落地,要選擇適當時機盡快開工建設”。 第五項工作就是招商引資。而被安排在東營舉行的首屆黃三角經貿洽談會目的正在于此。 陳光介紹說,未來黃三角經洽會將以省政府名義舉辦,每年一次,由東營、濱州和濰坊三市輪流承辦,使招商引資成一種常態。 據陳光介紹,今年一季度,黃三角投資總額達346.5億元,同比大增27.6%;進出口額18.8億美元,同比增長91.9%。 昨日,來自東營、濱州、濰坊、淄博、煙臺和德州等“泛黃三角”六市的代表,均針對黃三角開發給出了雄心勃勃的發展規劃。 東營:石油、新能源、生態農業 將發揮其石油城的產業優勢,重點發展精細石油化工以及石油裝備產業;風電、太陽能利用以及光伏等新能源也是未來的主攻方向之一;建設100萬畝生態農場、發展高效生態農業。 濱州:風電、碼頭、物流 根據規劃,濱州已重點物色了海上風力發電、3*5萬噸液體化工碼頭、豪德現代物流商貿城等10個項目,作為首屆黃三角經洽會上的推薦簽約項目。同時,篩選了150個對外招商推介項目。 煙臺:以萊州為“橋頭堡” 煙臺市提出,以萊州市為“橋頭堡”,重點發展項目涉及能源、交通物流、裝備制造、有色金屬、石材、旅游、制藥、農副食品和化工等行業。 德州:體育器材、生物質發電 據介紹,截至今年6月3日,德州已與來自日、朝和京、津、冀、魯浙、粵、臺灣等地60多家企業展開接觸。其中,泰山集團體育新材料器材工業園、樂陵市開發區和國電山東電力合作的能源生物質發電項目即將簽約。 濰坊:633億大單 據了解,從今年3月初開始,濰坊已經先后有30多支招商隊分赴長三角、珠三角、京津等地進行招商。目前,擬簽約項目28個,總投資額633.8億元。項目涵蓋新能源、新材料、高新技術、生物制藥等領域。 淄博:主推7大產業 根據淄博市公布的信息,該市將精細化工、新醫藥、裝備制造、紡織、電子信息、農副產品加工和現代服務業7大產業作為參與黃三角開發的主導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