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的尋寶電影中一波三折的尋寶過程如今在李滄上演。位于黑龍江路旁的南莊因拆遷已經是一片瓦礫,當地村民想起了上世紀六十年代破四舊時被村民從清涼院里運回家做成地瓜窖支架的兩座“明代”石碑,并根據平房的位置畫出了“尋寶地圖”。根據村民提供的這份地圖,李滄區文物管理所連續挖掘了一個周,連挖了三個坑,最終找到了兩塊石碑。不過這兩塊石碑并非村民所說的“明代”石碑,而是清朝光緒年間的兩塊節孝碑,其中一塊還是清代“司法部長”戴鴻慈的親筆手書。
????踩點 村民憑記憶畫出“尋寶圖”
????6月12日,李滄區文物管理所的艾松林所長收到了南村村民黃佳良提供的“尋寶圖”?!吧鲜兰o六十年代破四舊時,在南莊東北角曾有一座清涼院寺院,建于明萬歷年間,在1966年被損壞。當時村子里有個村民叫閆恒戌,他和另外一名村民于發珂趁寺院還沒損壞之前把里面的兩塊石碑拉回家里,生產隊里有一處地窖,但是地窖的頂部不牢靠,所以他就把兩塊石碑作為支撐地窖的支架?!?2歲的黃佳良告訴記者,南村拆遷后,他想起了這件事,覺得不能讓這兩塊碑就這么被埋沒。
????為了確定位置,黃佳良多次踩點,確定地窖的位置。“我來了七八次,聽閆恒戌的家人講,因為地下是地窖,所以拆遷后地面有凹陷的痕跡?!秉S佳良說,根據村民回憶他還畫出了村莊拆遷前每戶居民家的位置,并根據這幅圖確定了大體位置。
????挖掘 連挖三個坑才找到石碑
????6月12日當天下午兩點半,記者跟隨艾松林所長來到黃佳良所說的位置。幾名工人已經開始挖掘地面,但由于地下均為大大小小的石塊和水泥板,挖掘的進度非常緩慢。12日下午、13日全天、14日上午,兩天的時間里,按照黃佳良指出的位置,工作人員挖出了一個深2米,直徑約6米的大坑,但沒有任何發現。
????擔心自己搞錯位置,黃佳良再次找到老鄰居們一起確認位置,但大家只能感覺到大概位置,無法指出準確位置。15日,工作人員在第一個坑的旁邊又挖出一個大坑,仍然毫無發現?!?6日下午,當挖掘機挖掘第三個大坑時,還是沒有發現,但當挖出一塊青磚時,大家一下子感覺有戲了。”艾松林告訴記者,上世紀60年代村民建房用的都是青磚,這跟黃佳良所說的年代吻合。在青磚出現位置的周邊,又挖出了一個大坑,正是村民當年的地窖,兩塊碑終于現出“真身”。
????考證 兩塊節孝碑均有百年歷史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現場見到了這兩塊節孝碑。兩塊石碑埋在地下約2米,其中一塊碑高172厘米,厚13厘米,寬61厘米,正面寫著“翠竹凌霜”,從背面碑文上判斷,記載了楊哥莊一女子嫁到南莊,18歲時丈夫去世,該女子沒改嫁孝順公婆,便被立碑贊揚其事跡。另一塊石碑是記錄一位南莊女子辛氏在24歲時丈夫過世,她沒改嫁,對公婆孝順。
????文物管理所所長艾松林告訴記者,兩塊石碑均是節孝碑,就是指村里的亡夫婦女守貞節,沒有改嫁,而且孝順公婆,為贊揚她們的行為便在村中立碑?!按渲窳杷北淖髡呤乔宕吖俅鼬櫞?,他是光緒二年進士,官至禮部尚書、法部尚書、軍機大臣、協辦大學士,晚清重臣,也是近代中國第一位專管司法行政事務的最高長官。
????至于高官為什么給南莊的一位媳婦題碑文,具體原因暫時無從考究。另一塊碑的題碑文者是闔昌壽,具體身份還要繼續研究。艾松林告訴記者,“根據碑文上的記載也能看出南莊地區在清代末年時期的民風民俗和村莊史,碑文本身的書法和篆刻藝術也十分值得研究,清理出土后,我們會先將這兩塊石碑放在李滄區文物管理所,等到適當的時機,會向社會公開展出。
????懸疑 “明代”石碑留下懸疑
????“這兩塊節孝碑并不是村民所說的清涼院里的石碑,因為從碑文可以斷定,節孝碑是表揚特定女子的,不會放進寺院里,而黃佳良所說的‘明代’石碑究竟在哪里還沒有線索。一種可能是老人記混淆了,這次挖出的石碑就是老人記憶中的‘明代’石碑;另一種可能是這次挖出的石碑和清涼院里的 ‘明代’石碑沒關系?!卑闪终f,如果當地居民知道清涼院里兩塊明代石碑的下落,可給李滄區文物管理所打電話87681139提供線索。 原野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