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經濟網6月22日訊(記者曹偉)“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對濱州來講是刻不容緩,用我們自己的話來講,就是既迫在眉睫,又任重道遠。濱州市委市政府將把加快構筑現代產業體系、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新的突破點,切實把一產調優、二產調強、三產調大。”濱州市委書記鄧向陽在回答中國經濟網記者提問時如是說。
????山東省濱州市位于黃河三角洲腹地,區位優勢明顯,自然資源豐富。在開發建設中,濱州市科學規劃,高點定位,全力推進,突出高效生態經濟主題,堅持開發與保護并重。
????中國經濟網記者獲悉,濱州通過持續不斷地抓骨干企業培育,抓結構優化升級,抓特色工業園區,抓產業集群配套,目前已形成紡織家紡產業、鹽化工產業、糧油加工產業和汽車零部件制造業4大產業集群。
????同時,濱州還集中力量抓好基礎設施建設。按照“港口先行、以港帶工、以工興區”的思路,濱州積極建設北海新區,大力發展臨港產業,推進港口、產業、新區的互動發展,不斷提升區域內產業競爭力,努力建成黃河三角洲開發開放的先行區、改革試驗區、產業聚集區和生態示范區。自濱州2007年被確定為國家級交通運輸主樞紐城市后,一大批公路、鐵路、港口、大橋等重點基礎設施項目陸續開建,將為濱州黃河三角洲開發構筑起更為便捷、快速、暢通的交通網絡。
????鄧向陽表示,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是濱州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的突出亮點。近年來,濱州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產業集群和循環經濟示范園區,目前全市擁有2家國家級循環經濟示范試點企業,1家省級重點培育循環經濟園區,同時,濱州還成為山東第4個全國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示范城市。
????鄧向陽告訴中國經濟網記者,濱州將把加快構筑現代產業體系、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新的突破點,切實把一產調優、二產調強、三產調大。一產上,大力發展高效生態、現代集約的農業,力爭年內規模以上農業龍頭企業超過480家,努力打造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農業示范區。二產上,重點做好提、增、擴、減的文章,集中力量培育壯大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信息網絡和高端制造業等戰略性產業。
??? 其中,“提”,就是提升傳統產業,特別是紡織、化工、糧油加工、機械制造等產業的裝備水平和質量效益,年內技改投入增長23%以上;“增”,就是增加戰略性新興產業,年內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長15%以上;“擴”,就是擴大品牌企業規模,努力培植一大批在國內、國際上叫得響的名牌企業、品牌產品;“減”,就是狠抓節能減排,淘汰落后產能,太力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確保完成"十一五"任務。
??? 三產上,突出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積極發展生活性服務業,大力培育文化旅游產業,盡快發展一批新興文化業態,力爭年內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到36%。另外,積極優化財稅結構,著力推進大中型企業二三產業分離,力爭年內地方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達到全省平均水平,奮力完成“撤地設市十周年,地方財政過百億”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