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彰顯友情而不顧親情 ????■太苦情造成善惡觀含混 ????■因表現反常倫理關系而造成整體格調不高 ????6月28日,國家廣電總局對今年5月全國拍攝制作電視劇備案情況進行了公示,指出近幾個月,全國報備劇目的總體態勢是好的,但也出現一種不足取的創作傾向:用反常倫理現象作為劇情主要推動力。比如,有的劇目為了彰顯友情而不顧親情;有的劇目為了增加悲劇苦情而凸顯善有惡報、惡有善報,造成 ????■典型案例 ????忽視家庭責任 ????電視劇《蝸居》曾引起很大爭議。包括宋思明和海藻之間的包養話題。不少劇評人和觀眾表示,海藻這個“小三”描寫得太過完美和無辜了。 ????而《錯愛2》則是第一部正面反映“小三”轉正為“正房”后的辛酸苦辣的家庭劇集。尤其是兩家人在同一屋檐下,前妻和現任妻子在洗腳、攙扶、做飯等細節的表現,被觀眾評為最違反倫理的電視劇情節之一。但是也有媒體表示,近年在影視領域“小三”更多地是以一種收視賣點而存在,人們往往只是感受到“小三”對家庭的破壞力和恐怖性,卻忽視了理性反思家庭、感情、責任的關系。 ????對于此類電視劇,不少觀眾也表示,反倫理的東西看得多了,就會產生了一種錯覺,是不是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家庭倫理關系(包括社會倫理關系)真的很糟糕呢?一位網友說:“一些反倫理的電視劇為什么會被搬上熒屏?有些電視劇對第三者的肯定太多了,最讓我吃驚的是居然給第三者和出軌的男人披上了善良、理智等好品質的外衣。難道電視劇只圖玩個性,而放棄了社會大眾認同的道德觀么?” ????過度苦情讓人郁悶 ????看過《我的丑娘》這部電視劇的人,都會說一句話,“這家人怎么那么慘啊!”普通的打工族,從婆媳問題到孩子生病要賣腎,不少人都郁悶至極,“難道越是好人越是得不到好報嗎?” ????不久前播出的《中國家庭》,隨著劇情展開,陸續上演的媳婦“沒生兒子被婆婆嫌棄、生了女兒被弟弟調包、成了女兒的老師卻渾然不知”等情節讓觀眾很郁悶,“如果中國家庭都這樣,那日子都別過了”。更有業內人士認為,這是對“三破一苦”(破碎婚姻、破碎情感、破碎家庭、一個苦難的女人)潮流的推波助瀾,這些劇情似乎有些偏離了家庭和諧這個主題。 ????■各方回應 ????制片人:收視率競爭壓力大所致 ????制片人王小康表示,反常倫理劇之所以多,是因為收視率的競爭壓力所致:“家庭倫理劇越做越多,要獲得高收視率中的最高,制片方就喜歡在故事上劍走偏鋒。而部分家庭倫理劇的價值取向流于簡單,多是二元對立,不是對就是錯,不是美就是丑,沒有留白,沒有思考,現實生活不是這樣的。” ????演員:追求收視率更要宣揚真善美 ????曾主演《娘家》、《危險家庭檔案》等倫理劇的演員陳麗媛昨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演員的臺詞、行為都會在無形中教育、引導觀眾,所以在追求收視率的同時還要有自身的行為準則。而且影視界也需要可以衡量和評判的機構。在爭取收視率的同時還要宣揚真善美。” ????主演過《永不瞑目》(老版 新版)、《金粉世家》等電視劇的舒耀瑄認為,主流媒體仍是要從正面積極地引導受眾。“對于廣電總局的公示我很贊成,但是作品是靠市場來檢驗的,我們還是要拍出更多老百姓喜歡的作品。只不過作為創作者,我們應該在態度上擺正。”(賀瑾) |
上一篇:周杰倫:缺少戀愛創作力更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