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雄鷹”船隊開足馬力前去“參戰”。 正義網7月6日報道 沖在河北船隊最前面的李晉鎖看到迎面駛來的遼寧漁船因開足馬力冒出滾滾黑煙,明白一場惡斗在所難免,于是加大油門迎了上去。只聽“砰”的一聲巨響,李晉鎖駕駛的漁船首先與楊志威駕駛的漁船相撞,兩艘漁船都被撞開了豁口。隨后,雙方其他幾條漁船也都加入戰局。頓時海面上一片混亂,雙方用船只互相撞擊,用石頭、網角子互相拋擲。得知已經開戰,雙方的 全國首例海上聚眾斗毆案引人深思 美麗富饒的渤海灣以盛產皮皮蝦、螃蟹等海產品聞名,沿岸河北、遼寧等地的漁民世代依靠這里豐富的漁業資源生活。近年來,由于漁業資源日益匱乏、漁民數量不斷增加,一些地區的漁民之間為爭奪有限的漁業資源,頻頻出現摩擦、爭斗,且呈愈演愈烈之勢。 今年3月17日上午,在渤海灣一片公共海域,為了爭奪海上漁業捕撈資源,以孫月東(在逃)為首的遼寧省綏中、葫蘆島漁民船隊和以田彰為首的河北省昌黎、樂亭漁民船隊上演了一場“海上爭霸戰”。雙方用漁船和石頭做武器互相沖撞毆斗,造成1人死亡、1人下落不明的嚴重后果。 河北省秦皇島市海港區檢察院近日以故意殺人罪批準逮捕了嫌疑人楊百,以聚眾斗毆罪批準逮捕了嫌疑人田彰、李晉鎖、李間太和王保林。 爭奪網地,調解不成海上見 東經120度10分、北緯39度18分,這個坐標點附近的海域盛產皮皮蝦,且個大肉肥。根據公安部邊防管理局《關于劃定公安邊防海警執法辦案管轄范圍的通知》規定,該海域屬河北省邊防海警管轄;按漁政劃分排序為25漁區,屬國家管理的公共海域,由黃渤海區漁政局管轄。 25漁區漁業資源較為豐富,與附近其他漁區相比每條漁船的年收入相差十幾萬元甚至更多,成為海上捕撈作業的一塊不可多得的“肥肉”。多年來,25漁區主要由河北省秦皇島、唐山兩地漁民捕撈作業。最近幾年,一些遼寧籍漁船也時常涉獵此海域,為此兩地漁民多次產生小規模摩擦。由于河北籍漁船數量占優勢,遼寧籍漁船在爭斗中始終處于劣勢地位,25漁區一直被河北籍漁船占據。對此,遼寧籍船隊一直心有不甘。 2009年7月,遼寧省綏中縣漁民以孫月東為首組建了“海上雄鷹”船隊。該船隊由24條漁船組成,大部分是600馬力以上的大船。由于該船隊剛剛組建,一些新船沒有網地捕撈,時常侵入河北籍漁民占領的25漁區捕撈,因此他們與河北籍漁民為爭網地產生的摩擦更加頻繁。 今年3月7日,冀遼兩省三市有關部門和邊海防領導召集雙方漁民代表在綏中縣召開第三次見面協調會(之前曾經召開兩次),但因為河北漁民不愿意讓出網地,遼寧漁民志在必得,雙方各不相讓,協調會最終沒有達成協議,不歡而散。 “既然沒談妥,咱就海上見!”“海上雄鷹”船隊代表王保生會后放出“狠話”。 “海上見就海上見,誰怕誰!”昌黎船隊代表田彰毫不示弱。 一場大規模的海上毆斗自此埋下了伏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