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到底得了什么病?”張女士今年40歲,見到醫生時她哭訴起自己兩年來的“遭遇”。兩年前的一天,張女士無意中發現左乳暈內側出現一個蠶豆大小的腫塊,因不痛不癢也就沒在意。兩周后,腫塊迅速增大到雞蛋大小,皮膚發紅,而且出現了橘皮樣的小凹陷,左腋下也出現了小腫塊,隱隱作痛。張女士趕緊到附近醫院就診,醫生檢查了其乳房部腫塊后,認為“乳腺癌”的可能性很大,但經過病理穿刺檢查顯示腫塊并非癌癥,張女士終于松 乳腺炎并非哺乳期才有 “我的孩子已經10歲了,我怎么還會得乳腺炎?”張女士很疑惑。專家解釋道:“我們通常了解的乳腺炎絕大多數(90%)發生在產后哺乳期,而這種發生在非哺乳期的乳腺炎全名叫“漿細胞性乳腺炎”,其發病原因主要是乳頭發育不良、先天畸形、凹陷、不潔等引起乳頭開口處閉塞發炎。這種乳腺炎的臨床表現極像乳腺癌,所以經常被誤診為乳腺癌采用乳腺癌根治術治療。” 由于漿細胞性乳腺炎是非細菌性炎癥,因此運用抗生素治療效果不佳。乳腺病醫院的專家經過商討最終決定用中西醫綜合療法進行治療,張女士經過一個多月的精心治療,終于痊愈。 有這些情況的女性要注意了 近年來,漿細胞性乳腺炎被誤診為乳腺癌、乳腺結核而施以不恰當治療的病例時有發生。這種病有以下特點: 1、發病并非哺乳期或妊娠期,多見于30歲以上的非哺乳期女性或絕經期婦女。 2、絕大部分病人有先天性乳頭凹陷或呈線狀凹陷畸形,乳頭孔內常有臭味粉渣樣物質或油脂樣溶液排出; 3、腫塊開始于乳暈部。青島乳腺病醫院的專家提醒廣大女性朋友,遇到上述情況一定要及時到專科醫院進行確診,以免延誤病情。 |
上一篇:青大在職MBA招生說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