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違背程序缺乏監督? [背景]蒲縣“天價”文化宮曝出后,不少民眾質疑工程建設的透明度,花錢缺少監督,有人甚至懷疑里邊有腐敗行為。 記者:建這樣大工程,要走哪些程序,有沒有人監督?有人擔心官員借此機會中飽私囊、收受賄賂,你們如何證明清白? 閆建國:工程建設完全是按照制度來的,是按章辦事。首先到縣發改委立項,然后由財政部門評審,并委托中介機構評估, 陳金莊:今年3月,縣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對蒲子文化中心工程進行了評議,結果很滿意。工程籌建之初,縣里多次開會討論,幾大“班子”都通過了。因為是縣里的工程,錢款都是由縣財政出,因此縣里決定后,就能開工了,市和省對此不予監管。 當地居民曾慶海:縣里上什么項目,我們百姓根本沒有參與的份兒,更沒有發言權。縣里建的項目不合理怎么辦?應該有一個針對縣里的監督機制。而工程建設過程中,即便存在腐敗行為,我們也沒有辦法。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現在一些地方重要工程建設中,主要問題是監督機制的不完善,在決策中主要領導“一言堂”,公眾無法監督。這種監督的缺失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體制內監督缺失,上級對此現象沒有體現監管職能。二是體制外監督缺失,群眾對決策無法監督,無法糾錯。應搭建一個平臺,征求民眾反映,如果蒲縣的文化宮建設有這些監督機制,非議就不會這么多。(新華社太原7月15日電 “新華視點”記者 周立權)
|
上一篇:溫州人大代表行賄4名縣官
下一篇:陜西質監局違規撥款建3棟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