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盜砂死亡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文昌魚”
據悉,海砂是重要的海洋礦產資源,膠州灣青島前海的埋藏沙體是一萬年前形成的古沙丘,是重要的不可再生自然資源。盜挖嚴重的2號錨地,上世紀90年代中期,這一帶的海水深度是-7米,長時間的盜挖海沙,目前該區域水深已達到了-30米,部分海灘被挖得已經露出了黑色的海泥。
過度開采海砂,也使這里的漁業資源經濟損
失嚴重,該周邊海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活化石文昌魚以及面條魚、梭子蟹的自然繁衍區,受盜挖海砂行為破壞,周邊海域的文昌魚、面條魚、梭子蟹等海洋生物資源銳減。另外,海沙被過度開采后,海浪運動將加大對周邊海砂的作用,如盜采海砂行為得不到有效制止,不久的將來,我們引以為豪的“亞洲第一灘”——金沙灘的細軟沙層會逐漸變薄,風采將不再依舊。日趨猖獗的海砂盜挖已使開發區的沙灘旅游、生態環境、自然環境越來越受到嚴重影響。
盜砂分子“魔高一丈” 暴力抗法加大執法難度
“海砂盜挖暴力抗法……”開發區漁業海監執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不少盜挖海砂的船只上都自備了刀具、棍棒、狼狗和汽油彈等,抗拒,甚至襲擊前來執法的漁業海監人員。”
開發區海洋監察支隊僅有一艘可供隨時調遣的執法船,而大批非法挖砂船大都采取夜間作業,海洋監察支隊人員少、行政執法權限小,影響著對海砂盜挖的打擊力度。開發區海洋監察支隊相關負責人說,“有一次,我們發現一艘盜挖海砂船,開足馬力追趕上去后,卻不敢登船檢查,非法采砂船上所有的人一字排開,手握棍棒、鋼刀等暴力武器,抗拒我們行政執法。加之我們沒有刑事執法權和拘留權,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逃離現場……”說起這段經歷,海洋監察支隊的執法人員至今難以釋懷。
據了解,今年5月26日晚,開發區海監大隊在登船檢查一艘某南方省份的非法采砂船時,3名登船人員就被船上11名船員以棍棒、匕首、酒瓶等器物挾持,開足馬力向南方海域逃跑。直到海警出擊后,在日照海域才將執法人員救回。
盜挖海砂船為逃避處罰,采取了很多反偵察手段,與當地個別群眾相聯系,開發區海監大隊執法船一出動,就會有人為盜挖海砂者通風報信。在“貓鼠游戲”中,開發區海洋漁業局雖屢出重拳打擊盜采,但囿于行政執法權限、執法手段、執法器械的窘境,盜砂分子“魔高一丈”,形成了超強的抗打擊能力。尷尬的執法現實急需相關部門單位聯動執法,并依法筑起盜挖海砂的極高違法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