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更多網上媒體 新聞中心 > 正文

青島市總工會大力推行平等協商集體合同制度
促進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

1
青島新聞網 2010-07-22 15:00:43  現有新聞評論    新聞報料

????青島新聞網訊 7月22日,青島市總工會在城陽區流亭街道洼里社區召開區域性維權機制建設和組織建設標準化現場會,推廣該社區在抓工會組建的同時,建立職代會和集體合同制度的經驗。

????當前,一線工人工資偏低,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降低,區域、行業之間收入差距拉大等因素,致使企業招工的吸引力減弱,部分勞動密集型企業出現“招工難”、“用工荒”,個別企業甚至出現勞動關系矛盾凸顯的現象,給勞動關

系雙方均帶來實質性的損害。城陽區流亭街道洼里社區工會依法組織職工與企業方開展平等協商簽訂集體合同,既從根本上維護了職工的合法權益,又促進了企業平穩有序發展。

????該社區內共有54家內外資企業,2700多名職工,今年3月下旬時還僅有5家企業工會,職工流動性大,不穩定因素較多。區、街道、社區三級工會經過一個月深入細致的工作,使47家20人以上的企業全部按照工會、經審會、女職工委員會同時成立的“三同時”要求建立起了工會組織,另外7家人數較少的企業職工參加了社區工會聯合會。

????隨后,社區工會組織依程序推選出職工方協商代表和職工代表大會代表。社區經貿辦牽頭,通過向社區內所有企業發《關于推選區域性集體協商代表的征求意見函》、《關于明確區域性集體協商代表人選的函》,最終確定由韓資新源進工藝品有限公司董事長石鎮城等7名企業負責人(其中外方6人、中方1人;工藝品行業4人,箱包、服裝、海綿行業各1人)為企業方協商代表。社區工會組織通過走訪、召開職工座談會、與企業老板個別交流等方式,充分了解職工和企業方對最低工資標準、加班加點、帶薪休假等核心問題上的立場,草擬出區域性集體合同文本。

????職工方首席協商代表、洼里社區工會聯合會主席胡德緒向企業方首席協商代表發出《洼里社區區域性集體協商要約書》。對方復函并依約按程序進行集體協商,以職工最低工資標準和工資增長幅度等為主要內容,經過幾輪反復溝通,最終達成一致,并起草了區域性集體合同草案。隨即召開了洼里社區第一屆一次區域職工代表大會,審議通過了集體合同草案,雙方首席代表在合同文本上簽字。社區內所有企業予以蓋章確認,報送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審核備案。合同確定社區內職工月最低工資標準為1000元,并根據企業經營情況和本市最低工資標準的變化每年進行調整。且企業實現利潤每增長1%,職工工資增長不應低于0.4%。工資增長幅度應根據青島市每年發布的企業職工工資隨經濟效益增長的最低增長比例及時調整。同時還確定了工資支付保障、休息休假、加班時間及加班工資、女職工特殊權益保護、各項社會保險及住房公積金繳納等其他方面的內容。

????目前,在這份集體合同的保障下,社區內職工的心氣足了,腰板硬了,勞動積極性和勞動生產率明顯提高,流動性減緩,職工隊伍趨于穩定。同時,企業的形象顯著提高,不少打工者慕名而來,企業招工難的情況基本得到緩解。

????據了解,青島市人民政府早在2008年1月就出臺了《關于加強企業工資分配調控指導 完善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的意見》(青政發〔2008〕2號),明確加強企業工資分配調控,引導企業建立工資正常增長機制。規定要建立企業經濟效益與職工工資最低增長比例掛鉤制度,改進企業工資決定方式,建立勞動關系雙方共決機制,強化企業工資分配監管,為企業工資正常增長營造良好環境。青島市總工會與勞動、工商、稅務、國資、財政等十一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青島市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實施辦法》,2008年4月份,市勞動、總工會、企聯三部門聯合發出通知,在全市企業中開展工資集體協商要約行動,每年4、5兩個月份作為集中開展工資集體協商“要約行動月”。目前,全市已簽訂集體合同7506份,工資專項集體合同2706份,區域性集體合同249份,覆蓋職工144萬余人。有效維護了職工的合法權益,促進了職工工資收入的提高。

????加強政策服務,大力推進工資集體協商工作

????一是參與政策制定,提供強力保障。市總工會把工資集體協商列入工作重點,及時向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匯報工作進展情況和遇到的問題,積極爭取黨政支持,通過參與政策制定,努力形成政府主導、工會配合、多方協同、職工參與、整體推進的機制。

????二是成立領導機構,加強宏觀指導。為了加強對全市工資集體協商工作的統一部署和領導,青島市成立了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工會和企業聯合會組成的青島市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會議領導班子,區、市也都成立了相應的領導小組。

????三是出臺實施辦法,推進具體工作。《青島市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實施辦法》明確規定企業建立集體協商制度和要約權利。根據工業、商貿等單位的不同情況明確應當建立多層次、廣覆蓋的企業職位(工種)基礎價位體系。規定企業應當通過工資集體協商建立職工年度平均工資增長機制。勞動密集型企業實行計件工資的必須經過工資集體協商,經協商確定的計件勞動報酬應當高于本市最低工資標準的30%。在保證機制上,明確規定了勞動、稅務、國資委等會簽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監督檢查,敦促其履行社會責任。對無正當理由拒絕簽訂工資集體協議的,勞動保障部門要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建立《不良信譽單位》檔案。

????結合企業實際,推行不同形式的工資集體協商

????針對企業的不同情況,要求著重在建立企業內部的工資分配機制上下工夫。一是工資協商內容不斷豐富。既有協商工資水平、工資分配制度的,也有協商工資調整和支付辦法的。二是工資協商的形式多樣。逐步由企業內部協商向區域性、行業性協商發展,呈現了三種類型的工資集體協商模式。目前,實行區域性、行業性協商所覆蓋的企業已接近企業總數的50%。

????一是推行單個企業內部的工資協商。即企業工會與企業行政雙方推舉數量對等的協商談判代表,就本企業內部的工資分配進行協商談判,意見一致,簽訂工資協議。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整體工資協議,即協議對象是企業全體職工,這種協議約占已簽工資協議的50%。另一種是單項工資協議,即企業內部因特殊原因對某工種、某崗位部分人員簽訂的單項工資協議。有針對技術人員的,也有針對銷售人員或生產骨干的,解決了人才引不進、留不住的問題。

????二是推行區域性工資集體協商。如城陽區流亭街道洼里社區簽訂的集體合同就屬于這種形式。

????三是推行行業性工資集體協商。比如由外商投資企業工會聯合會代表全市臺資企業職工,與青島市臺灣同胞投資協會進行工資集體協商,簽訂了工資集體協議。

????加強指導檢查,推動工資集體協商制度的建立和落實

????近幾年來,各級工會配合勞動部門對全市企業1300多個職位(工種)的工資狀況進行了調查論證,為基層工會同企業方協商簽訂工資集體協議提供具體服務。

????一是對工資協商代表進行專業知識培訓。通過培訓,讓參訓人員熟悉勞動力日常工資指導價位所反映出來的企業人工成本及其占成本比重;企業人工成本投入產出效益及其人工構成;企業方注冊人均人工成本及其占總成本比重和人工成本投入產出效益。掌握食品業、紡織業、服裝業、印刷業、化學業、橡膠業,普通機械業、電氣機械業、電子通信業、儀器儀表業、土木建筑業、公路運輸業、煙草和家庭用品批發業、能源材料和機械電子設備業等20余個制造業工資指數分析,研究工資結構和調整幅度。同時,進行工資集體協商模擬培訓,提高業務技能和談判技巧。

????二是依據主要企業行業工資增長的上線和下線,指導各級工會同企業方協商,適當調整職工工資,有分寸、有尺度、有準則。

????三是依據勞動力市場即時交易工資價位,為工資集體協商提供工種價位分析。依據市內四區企業457個職位(工種)的高價位、中價位、低價位,平均價位等2300多個價位指數和外商投資企業職位(工種)50多個的平均價位以及五市三區企業773個職位(工種)的平均價位,對各類企業開展工資集體協商,確定職位(工種)工資提供具體地指導。

????四是幫助基層工會同企業方平等協商。如高新技術開發區工會派員幫助該區市政建設公司籌劃工資集體協商工作,參照勞動力市場工資指導價位,把該企業職位(工種)設置為三檔13級,向生產一線職工傾斜。在此基礎上,每年舉行一次工資集體協商,根據上年企業效益情況,酌情遞增工資10%-15%或降低3%-8%。自簽訂工資集體協議后,該公司職工超額完成生產任務,利稅和職工收入均大幅提高。

????五是發揮協商勞動關系三方會議作用,為平等協商進行宏觀指導。推動地方立法,制定了《青島市企業工資支付規定》等10余部法律法規。樹立先進典型,聯合召開現場會、座談會、經驗交流會、信息發布會達20余場次。加強監督檢查,對全市各類企業建制和履約情況定期或不定期進行檢查和抽查,及時處理熱點和難點問題。同時,對建制和履約突出的企業,聯合表彰為“青島市職工權益保障信譽單位”。(通訊員 吳留文)

手機看新聞 | 查看所有評論 網友評論
1
用戶名:  密碼: 匿名發表 新用戶注冊
相關鏈接

上一篇:民生追訪:裝修遭遇換漆門續 一家三口送錦旗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新市| 青冈县| 唐海县| 阿合奇县| 东明县| 临桂县| 手机| 宜川县| 钟祥市| 新河县| 鄯善县| 栾川县| 博兴县| 沂南县| 浦东新区| 天全县| 托克逊县| 乌苏市| 舞钢市| 石柱| 武陟县| 岳池县| 梁河县| 民和| 体育| 崇左市| 忻城县| 普陀区| 曲阳县| 乌鲁木齐市| 石泉县| 正宁县| 迁西县| 平乐县| 曲沃县| 峨眉山市| 台前县| 于田县| 龙口市| 青河县| 和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