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報訊 經過一個周的考古發掘,昨天,位于城陽后桃林社區的古漢墓群發掘工作基本結束,共出土文物60余件。根據發掘的13處墓穴的形制、喪葬品及墓穴掩埋風格,考古專家斷定,這是一處西漢中晚期的家族墓。這次發掘,驗證了西漢不其縣隸屬于徐州瑯琊郡的說法。
????【發現】 出土60余件文物
????據了解,本次考古工作共對13處墓穴進行了發掘,出土文物包括銅鏡、金屬劍、陶罐、博山爐等60余件,以陶罐數量最多。其中保存最完整的是一個博山爐,是古代居民家中熏香用的。其中,在前天的發掘工作中,考古人員在12號墓穴當中,還發現一具保存相對完整的骨架。在隨后的8號墓和9號墓發掘中,考古人員發現,這兩處墓曾經被盜墓者破壞過。但墓室被打開后,考古人員還是在八號墓穴中發現了兩面銅鏡,分別放置于尸體腳部和頭部,大的直徑有15厘米,小的也有11厘米,9號墓里也發現了一面銅鏡。
????【調查】 西漢典型家族墓葬群
????青島市考古所林所長說,目前,全國發現的墓葬中以漢墓最多,僅山東省發現的就有七八千處。根據墓葬的一些特點分析,后桃林漢墓群是一處西漢中晚期典型的墓葬群,而且是夫妻并穴。當時的墓葬主要分為帝王陵、貴族墓及平民墓,這里是一處平民家族墓。“漢朝的制度,在一個家族中多分為幾個小家族,如果家中有兩個男丁,就需要分家,否則就要交納兩倍的賦稅。”林所長說,從出土的陪葬品來看,這個家族中既有平民,也可能有當官的人員。
????【實證】 西漢不其縣屬瑯琊郡
????林所長說,山東省的漢墓有四大分布,一是以膠南、日照等地為代表的魯東南區,下葬以木槨、木棺為主,陪葬品以出土木制漆器為多,這個地區主要受楚越文化影響較大;二是以曲阜、兗州等地為代表的魯中南地區,講究厚葬,多以石槨下葬,受魯文化和中原文化影響較大;三是以臨淄等地為代表的魯北區,喪葬不太講究,受齊文化影響較大;四是膠東沿海區,這個地區受魯東南地區影響較大,但也有自己的風格,陪葬品除了漆器外,還有銅器、陶器及石器。
????根據考證,后桃林漢墓群同膠南、日照一樣同屬于魯東南區文化,這也驗證了漢代不其縣屬于徐州瑯琊郡的說法。據史料記載,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置不其縣,位置就在城陽街道城陽、城子、寺西三村交匯處,屬瑯琊郡,范圍大致包括了今青島市內四區、嶗山區、城陽區及即墨市南部。以前只有文字記載,后桃林漢墓群的發現,是第一次以科學考古的辦法發現不其縣遺址遺物實物佐證。
????【后續】 周圍還有大片古墓群
????記者從城陽文物部門了解到,為防止文物遭到破壞,目前,出土的文物已送有關部門進行科學處理,經過處理的文物將存放在當地博物館中進行展示。青島市考古所林所長說,這次發掘的13處墓穴只是冰山一角,經過考古人員勘測,周圍有二三十萬平米的古墓群,他希望當地政府部門能將這里列為文物保護起來。 (記者 王濤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