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的報道及時揭露了業內存在已久的怪現象?!币晃蛔苑Q“郵政資深臨時工”的成都讀者在電話里動情地跟記者說,“這對郵政系統沒有半點抹黑,反倒是一種幫助,一種鞭策。有這樣的監督,相信我們企業以后可以做得更好?!?/p> ????昨天,南方日報披露了6票價值過百萬元的冬蟲夏草在廣州遭遇離奇掉包的事件,在讀者中間引起強烈反響。他們紛紛通過南方日報公布的郵箱、電話和傳真與記者聯系,其中80%的讀者希望 ????手飾玉器離奇丟失,無法獲得足額賠償 ????四川南充的伏先生說,他今年1月13日委托朋友從上海托運了兩臺價值1.2萬多元的筆記本電腦,1月15日寄到時當著快遞員的面拆開,箱里居然放著3塊被塑料紙包好的磚塊,重量足足有6.35公斤。后經該快遞公司查實為員工內部掉包。 ????與伏先生一樣遭遇電腦被掉包的還有湖南的張先生、江西的梁先生和浙江的李先生。除伏先生因當場驗收而獲得合理賠償外,其他3位均只得到了快遞公司相當于運費2—3倍的賠償。 ????東北的王先生說,他的遭遇更慘,兩年前從東北郵寄一枚金戒指回重慶,包裹收到后,外包裝是好的,戒指卻不見了。郵寄單上寫著重量91克,當場稱重只有89克,正好差了重量為2克的戒指。 ????更多讀者反映他們通過快遞公司郵寄手機、手飾和玉器等小件貴重物品時,離奇丟失或被掉包,由于缺乏證據和沒有投保,均無法獲得足額賠償,“有苦難言”。 ????“內鬼對普通民眾來說,防不勝防” ????從投訴情況來看,類似現象不僅在郵政快遞出現過,在一些民營快遞公司更為普遍,甚至航空托運的貴重物品,也有貨物離奇失蹤的事件。有位賴先生投訴,今年1月20日,其未婚妻乘坐航班CZ6103從沈陽飛往北京,行李被錯運到了廈門,經交涉運回合肥后,打開行李箱發現獨獨訂婚用的白金鑲鉆項鏈丟失了。 ????“快遞公司有內鬼,這一點都不奇怪,也不是什么新聞?!币晃槐本┑臉I內人士在網上看到報道后,在一個“物流QQ群”里對記者說,前幾年,他們北京郵政速遞局市內分揀科一名職工,就私自拆開客戶的特快專遞郵包,偷了郵包內的194塊名牌手表,甚至用郵包的車鑰匙偷走一輛陸虎汽車。后來,這名內鬼被法院以盜竊罪判處無期徒刑。2009年,北京市郵政汽車運輸局也發生過職工勾結社會人士,將承運的大量書刊拿去賣錢的事件,后來也被法院判了刑,而這名職工“就是你們報道里邊所說的勞務派遣工人”。 ????多數讀者認為,這類事件對一名普通民眾來說,根本是防不勝防的,唯有通過有關部門加強監管及要求物流公司加強行業自律來解決。 ????“郵政過量使用勞務派遣工,全員營銷” ????不少讀者對文章揭露的“郵政快遞公司過量使用勞務派遣工,同工不同酬,全員營銷,工作壓力大”等問題表示認同。特別是一些在郵政工作過或還在該系統內打拼的職工,紛紛要求記者繼續跟蹤報道,“這不僅對行業健康發展大有裨益,而且對郵政企業內部的改革進步也不無積極作用”。 ????一位郵政員工讀者反映,郵政代理保險、基金、種子、農藥、化肥、月餅、酒類、洗衣粉、包銷報紙、書刊、賀卡、郵資封、物流、彩票、臺歷等業務。買斷包銷報刊、賀卡等任務層層加碼、逐年增加,職工多數不滿意,社會更不滿意。包銷報刊多數成了職工自費訂閱。物流配送(此為業內人的術語)月餅、牛奶、農藥、化肥等業務“完全是違規經營”。廣州番禺的一個郵政員工甚至說,他們的壓力這么大,收入卻不如環衛工人?!斑@讓我們很沒有歸宿感。”(記者 馮善書 實習生 曾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