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罘區東口碼頭一位漁民在岸上掛船纜。申吉忠 攝影 ????本報濟南訊 在煙臺開發區八角漁港,剛領到作業許可證的漁民梁永川,正在自己的船上忙著懸掛標志旗、整理出海網具,為出海作最后的準備:“在家已經等了快三個月了,希望出海滿載而歸。” ????從8月20號開始,我省開 始回捕增殖對蝦,而為期三個月的伏季休漁也將于本月31 日結束。省海洋捕撈生產管理站漁業增殖科科長王泗杰告訴記者,從漁業部門的 ????1995年起國家開始實施海洋伏季休漁制度,從去年開始,我省伏季休漁期提前至6月1日開始,時間3個月。 整個休漁期是海洋經濟魚類休養生息的重要時期,只有毛蝦、海蜇、增殖對蝦等可在七八月份開捕,但對于捕撈作業方式、網具、漁船大小等有詳細規定。 ????記者從省海洋漁業部門了解到,我省近海的47 個主要捕撈品種,已有 7 種充分利用,27 種過度利用,6種處于嚴重衰退,有的甚至已瀕臨滅絕,渤海魚類已經由 20多年前的63種下降到現在的不足30種。但經過十余年的伏季休漁,我省主要經濟種類還是得到了有效保護,不少已經枯竭的漁業資源品種特別是增殖放流品種得到了較明顯的恢復,海蜇、對蝦、梭子蟹、魷魚、帶魚產量明顯增加。 ????今年休漁期間,全省共投入資金 3.5億元,累計放流海洋苗種 40 億尾;并大規模建設人工魚礁,在海底栽培藻類,海洋生態環境大大改善。一些漁民告訴記者,前期受到幾十年不遇的渤海海冰影響,上半年漁獲物產量下降三成左右。專家預計休漁期結束后產量將明顯增加,近年來,我省每年的水產品產量一般在720多萬噸,今年產量也將與去年基本持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