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方式調結構看山東·書記市長訪談
實施“二二一”戰略 加快推動轉型升級
——訪中共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閻啟俊
今年年初,青島提出了“兩個引進、兩個優化、一個重點”的工作思路,即引進國內外大企業和科研大院所,優化發展空間和發展環境,推進重點項目建設。遵循這一戰略,上半年,青島交出亮麗答卷:全市生產總值增長 13% 以上;財政收入增長 26.7%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 23% 以上;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 19% 左右,一舉進入月產值過千億的新階段。
實踐證明,“二二一”發展戰略,抓住了當前青島轉方式調結構的關鍵,是破解青島新形勢下發展難題的正確選擇。而從更深遠角度觀察則不難發現,這一工作思路與改革開放以來青島的名牌戰略、“一園三區三線”對外開放、東部開發和“環灣保護、擁灣發展”等發展戰略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成為改革發展重要關頭推動城市轉型升級的又一個新謀劃和大手筆。 為此,記者對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閻啟俊進行了專訪。
記者:回顧青島30多年來的發展歷程,一條清晰的主線,那就是著眼于謀劃青島發展、持續推動轉方式調結構。是否也可以站在這樣的高度來理解“二二一”發展戰略?
閻啟俊:縱觀改革開放 30 多年來的發展歷程,青島歷屆市委、市政府始終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科學認識并準確把握每一個時期的大勢,適時確定并實施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戰略。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我們率先樹立品牌意識,確定實施創“青島金花”的名牌戰略,催生了今天的海爾、海信等一批國內乃至世界名牌,為青島今天的工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們謀劃實施“一園三區三線”對外開放戰略,推動了對外開放的調整升級,同時調整城市空間布局,實施東部開發和經濟重心西移戰略,推動了全市發展空間的優化和產業結構的升級。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們確立并實施“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開發建設膠州灣北部區域,全面啟動青島高新區建設,引領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為青島又好又快發展開辟了廣闊空間和發展平臺。
當前,青島又到了改革發展的關鍵階段,轉變發展方式已經成為迫在眉睫的重大政治任務。從青島自身情況看,如果繼續走以資源消耗為主的粗放型發展模式,必然導致發展的不可持續和城市品質的下降。因此,我們按照轉方式調結構的要求,確定了加快實施“二二一”的工作思路。
記者:作為一個系統工程,“兩個引進、兩個優化、一個重點”的工作思路,涉及轉方式調結構的不同方面和環節,怎樣正確認識彼此之間的聯系呢?
閻啟俊:“兩個引進、兩個優化、一個重點”彼此之間緊密聯系,相互促進。首先,“兩個引進”是核心。企業是轉方式調結構的主體,自主創新是轉方式調結構的中心環節。大企業和大院所集聚著資金、技術、人才等高端生產要素。因此,引進國內外大企業和大院所是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抓手,理應成為重點工作目標。只有吸引更多的高端要素,才能實現“調得快、轉得好”的目標。其次,“兩個優化”是前提。沒有好的發展環境,項目就難以引得進、留得住;沒有合理的空間布局,即使來了項目也難以落得下、落得好。第三,“ 一個重點”是載體。“ 兩個引進”、“兩個優化”只有落到具體的項目上,才能見形象、見進度、見成效。其中,基礎設施項目承載著城市功能的提升,產業項目承載著經濟增長的動力,民生項目承載著社會的和諧穩定,都是青島發展最重要的支撐和保障,必須作為重點加快推進。
記者:在實際工作中,“兩個引進、兩個優化、一個重點”的具體著力點在哪里?
閻啟俊: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著眼于提升產業結構,加快引進國內外大企業。要想方設法引進更多大企業,包括大企業的子公司、生產基地和地區總部,特別是研發、銷售總部以及財務公司,搶占產業鏈高端,形成以大帶小、以小促大的產業集聚發展新格局。要加強定向招商和產業鏈條式招商,梳理出符合青島發展方向的重點招商項目,對有投資意向的企業要盯住不放。要加強“以企引企”工作,通過開展產權、股權轉讓或利用國內外資本市場等多種形式,推動青島企業與國內外大企業開展戰略合作。
二、著眼于提升技術結構,加快引進大院所。要進一步確立青島自主創新的優勢領域,真正形成“一個科研點、一條創新鏈、一個產業面”的放大效應。要深化與中科院的戰略合作,有針對性地與國內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大企業加強溝通,充分挖掘引進大院大所的機會。要加快組建青島工業技術研究院,為集中引進大院所搭建平臺。
三、著眼于增強承載能力,加快優化發展空間。繼續加快實施“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加快建設高新區等重點組團以及新河、女島、龍泉等六大工業功能區。包括七區在內的主城區,要集中力量推進舊城舊村改造、企業搬遷等工作,通過資源整合騰出發展空間,加快形成以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體系。
四、著眼于增強城市核心競爭力,加快優化發展環境。必須從政務、政策、人文、生態等方面入手,把發展環境打造成為青島突出的比較優勢,使青島真正成為最適宜居住、創業和發展的城市。當前要把優化政務環境作為重點,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變革政府管理體制、方式和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行政效率。
五、著眼于轉方式調結構早見成效,加快重點項目建設。轉方式調結構的快與慢、好與差、成與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項目建設。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是百年大計,必須確保質量第一,環灣大道等關鍵大項目必須按計劃如期完工。要加快產業項目建設,把責任分解到人,有關領導要包具體項目,市委常委要分頭到點抓好督查。要加快民生項目建設,確保兌現對人民群眾的承諾。(大眾日報記者 宋弢 梁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