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滄州初步了解情況后,隨即趕赴幾十公里外的泊頭市調查散戶養雞場。
當地養雞戶簡陋的雞舍
????小個頭雞蛋來自哪
????與大量的雞蛋產銷不匹配的是,當地并沒有集中的雞蛋采購交易市場,大規模集約養殖的雞場也寥寥可數。以滄州為例,“農戶養殖”、“販子收購”、“批量發貨”是主要流通途徑,經營主體“小、散”成為最大特點。當地農村村村有養雞場,養殖戶幾間破屋、搭上籠子養1000多只雞,就算是初具規模了,絕大多數養雞場都不到5000只。
??? 堪憂的飼養環境
????“我是飼料廠員工,搞飼料能便宜些,兼職開了這么個養雞場。”在泊頭市西環與泊富路附近的一個磚瓦平房院子里,養雞戶張先生說,以前養雞掙不到幾個錢,他只能兼職干,今年雞蛋價格漲了不少,他準備再擴大規模。
????張先生所謂擴大規模,不過是把隔壁另一間空閑的磚房利用起來,從2000只雞的基礎上擴大到3000只。放眼目前的雞舍,只是一間危漏的磚房,房子四周還需木樁撐著以防倒塌。雞舍內空氣惡臭,蛛網結壁,食槽與雞糞不分。更讓人吃驚的是,只有張先生一個人管理這個養雞場,他上班的時候就委托鄰居幫忙照看。雞的健康,蛋的衛生都有隱患。
????記者走訪到的五六個村子,這種情況普遍存在。農戶養殖、分散養殖使得“臟、亂、管理不規范”現象成為常態。以至于記者在當地找的包車司機說,“進個村子,聞著臭味走,準能找到養雞場。”
??? “山雞蛋”只是小雞生的蛋
????進入農村采訪養殖戶,記者一再被誤認為兩種人:外來雞蛋販子,獸藥推銷員。這兩類人是走鄉串戶的常客。
????在賈八里莊村,養殖戶老楊聽到記者說普通話,馬上問記者從哪里來的。得知記者來自山東青島后,老楊打開了話匣子:“不用說,你們外地人來肯定是收小雞蛋的,拿回去當山雞蛋賣賺大錢。我見得太多了。”看到記者點頭默認,老楊說,他接待過青島來的采購人,更常光顧的是來自湖南、湖北的雞蛋販子。言下之意他見過世面,要記者 “給個實在價。”
????村里的養殖戶告訴記者,蛋雞有1年多的壽命。雞長到120天左右開始下蛋,這時候的蛋個頭很小,最小的不到一兩重,只有七八錢,后來越下越大,到150天前后,雞蛋變成常規大小——這30天中下的小個頭雞蛋,成為雞蛋販子的“最愛”,被當成山雞蛋賣后,價格平增幾倍。由于小雞蛋的產蛋時間短,只有短短的20—30天,在國內其他省區很難大批量收到小個雞蛋。但河北的雞多,這種蛋也就多,因此吸引了全國各地的雞蛋販子。然而,這樣“炮制”出來的“山雞蛋”與散養、綠色養殖、有機飼料八竿子打不著。
????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其實此前市場上還有幾種專門下小個頭雞蛋的蛋雞品種,比如“金紅二號”、“金紅三號”等,都是從國外引進的。這些雞本身個頭小,吃的少,下的雞蛋也小,也被當做山雞蛋來騙人。不過,流行過幾年后,這幾個品種的雞由于容易得病,管理難度大而被淘汰出市場了。所以,目前生產假冒山雞蛋的主力軍還是出生120天到150天的 “北京白雞”“海蘭褐蛋雞”等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