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菁衎(kàn),1988年生,高中文化,無業。 ????邢曉炯,1987年生,技校文化,無業。 ????2009年10月28日,對這對喜歡上網、聊天,又沒啥正經工作的好朋友來說,一個充滿誘惑的“暴富”機遇幾乎是撞上門來。 ????充值2元Q幣,“余額”竟然翻番 ????一天,在邢曉炯的家中,兩個小伙子各自擺弄著自己的電腦。 ????這時,陳菁衎那邊,玩網游需要的Q幣用完了。他用筆記本電腦打開了“百聯”的充值頁面,準備在線購買所需的2元Q幣。 ????對外人來說,在線買Q幣有點復雜:先要用網銀工具,將銀行卡中的金額,轉購成“百聯”的會員積點;然后再用會員積點,購買等值的Q幣。但這套流程,對慣于網絡生存的陳菁衎來說,不費吹灰之力。 ????接下來的幾分鐘內,陳菁衎在網銀支付頁面上填完了2元轉賬金額和密碼,然后在“付款”欄按下了鼠標。按照常規,接下來網站會出現一個二次確認的界面,再點擊一次,“百聯”的會員積點余額就將增加2元,而對應的網銀賬戶也將減少2元……當天的怪事是,本該出現一個確認界面,居然出現了兩個。更離奇的是,這兩個確認界面都能成功地為“百聯”的會員積點增加余額! ????花2元錢,卻充值了4個“百聯”積點(相當于4元)。陳菁衎馬上意識到,很可能是自己為了防止電腦中木馬病毒,在瀏覽器上所作的特殊設置,影響了“百聯”充值服務器的正常運作。 ????他急忙把自己的新發現告訴邢曉炯,并特意調整了瀏覽器的設置,讓確認界面出現得更多。 ????起先,邢曉炯將信將疑,但當他看到好友演示著神奇的充值手法后,也驚住了。 ????既然獨家發現了百聯積點的充值漏洞,陳、邢都覺得,該把“事業”做大。 ????多渠道變現,兩人瘋狂“造幣” ????兩人經商量,先向邢曉炯的表哥小周,借了1萬元做本金。其中的8000元存入了陳菁衎的網銀賬號,用來支付積點充值中的實際支出。 ????同時,兩人分頭在“百聯”網上,申請注冊了數十個虛擬賬號,準備用于注入海量積點。 ????再接著,兩人從互聯網上搜索到販賣身份證的線索,特意趕赴市中心和對方交易,花錢購入三張他人的身份證。 ????他們的計劃是,先利用網絡漏洞,為虛擬賬號充入巨資。然后再到網站上,利用游戲幣、電話卡等充值交易,將積點變賣,金額存入銀行卡,再到ATM機上設法提現。 ????陳菁衎算過,在理想情況下,每張身份證至少可以申請到六七張銀行卡。如果上述的流程運轉順利,按每張銀行卡每天ATM提款2萬元的限額來計算,一天兩人就能輕松拿到20萬元以上的現金。 ????“要么干脆弄弄大,搞個幾千萬元或者上億元,跑到國外去算了。”在昨天的庭審中,陳菁衎毫不掩飾自己一度的妄想。 ????所幸,因為銀行管得嚴,兩人買來的身份證并沒能辦理到銀行卡。 ????不過,在大賣場辦理聯華OK會員卡并不需要嚴格的身份審核。在表哥小周等人的幫助下,他們很快就辦理了多張聯華OK會員卡。而會員卡和積點卡是可以金額互轉的,會員卡又有現成的“黃牛”持幣待購,套現還是不難。 ????就這樣,在短短數周內,兩人分別利用充值漏洞、虛擬交易、會員卡變賣等方式,為自己“造幣”110萬余元。截至案發,其中的29.4萬元已被其套現、花用。 ????好友庭上反目,各自推脫罪責 ????昨天上午,陳菁衎、邢曉炯的刑事庭審在普陀法院準時進行。公訴機關指控兩人構成盜竊罪,而且數額特別巨大,提請法庭定判。 ????但庭審卻不順利,陳、邢雖是昔日好友,卻在罪責的劃分中,不約而同地把自己描述成罪責較輕的一方。 ????陳菁衎說,自己起先一直暫住在邢家,雖然發現了漏洞,但是在經手了最初的2萬元“造幣”后,因為后怕就已經收手,而且搬出了邢家。司法機關掌握的那些虛擬賬號,除了兩個是自己申請的以外,其余的都是邢曉炯所為。高達上百萬元的“造幣”,肯定和他無關。 ????邢曉炯則稱自己是個電腦白癡,從頭至尾,就根本不懂怎么利用漏洞去“造幣”。“我是在網上申請了十幾個虛擬賬號,但那些都是陳菁衎讓我幫他申請的”,邢曉炯向法庭表示,包括虛擬賬號、購買身份證、辦理銀行卡等流程,自己大多是受陳菁衎的指使所為,而在陳搬離自家后,他就沒有接觸過“造幣”和“洗錢”。 ????為了證實自身相對“清白”,陳菁衎拋出了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新情況:說實話,我自己早就有網上“洗錢”的渠道,什么虛擬的東西都可以到那里輕松地變現,如果要“洗錢”,我直接上網就可以了,干什么要用那么笨的辦法去找“黃牛”? ????法庭注意到,公訴機關掌握的證據,似乎并不足以厘清陳、邢兩人在盜竊活動中的數額。因此,法庭當庭提出本案退回補充起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