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記者接到市民王先生的電話反映,他買的茶葉不到一星期就發霉了,并發現茶葉包裝袋上沒有生產日期、保質期等。隨后記者對我市茶葉市場進行暗訪發現,預包裝茶葉無生產日期居然成了茶葉店普遍存在的潛規則。
????反映 招待朋友用了變質茶 ????市民王先生告訴記者,10月8日,他從城區一家茶葉店買了一斤綠茶,可是等到打開包裝準備飲用的時候,發現茶葉的口感很不好,甚至還有異味。“當 ????“送走朋友后,我就拿出茶葉的包裝來看,發現這個塑料包裝袋上根本就沒有出廠日期,沒有保質期,也沒有條形碼。后來,我去茶葉市場轉了一圈,發現大多數茶葉店賣的茶葉外包裝上基本上都沒有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王先生對記者說道。 ????暗訪 零售茶多缺生產日期 ????對于王先生反映的問題,記者17日上午9時許,來到位于青年路的我市最大茶葉交易市場進行了暗訪。記者以需要大量茶葉為由進入一家茶葉店內。記者看到店內擺放了大量的散裝茶葉以及一些茶葉包裝袋等。記者拿起幾種不同的茶葉包裝袋發現,包裝袋上都沒有生產日期、保質期。記者向店主詢問:“這些包裝袋上為什么沒有生產日期、保質期?”“你們拿得那些包裝袋是裝散裝茶葉的,因此沒有生產日期、保質期等。但是這些裝散裝茶葉的箱子上都有生產日期、保質期。”店主指著一個箱子說道。記者看到,裝有大量散裝茶葉的箱子上都印有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廠家等信息。 ????記者告訴女店主:“我們購買的茶葉外包裝袋上需要帶有生產日期、保質期。”店主告訴記者,如果包裝袋上需要印上生產日期、保質期的話,店方可以把外包裝袋“打”上生產日期、保質期。記者詢問店主:“怎么打上生產日期、保質期?在哪里打?”女店主告訴記者,現在市場有專門的機器,可以打上顧客想要的生產日期、保質期等有關信息。 ????隨后,記者又對茶葉市場內多家茶葉店進行暗訪,而多數茶葉店零售的茶葉外包裝上都沒有廠名、廠址、生產日期、保質期等信息,只是在進貨的包裝箱上貼有印著相關信息的標簽。 ????知情人士 不能僅看生產日期 ????據一位經營茶葉店多年的知情人士李先生介紹,現在市場上銷售的茶葉以散裝茶葉為主,而其外包裝袋上一般都沒有生產日期、保質期等信息,只是在裝散裝茶葉的外包裝箱子上有生產日期等相關信息。 ????李先生告訴記者:“一般茶葉外包裝箱上的生產日期都是茶葉出廠時的日期,并不是茶葉經過烘烤成為成品茶的日期,在茶葉出貨之前,廠家會將這些茶放到冷庫中存放,出貨的時候,再打上當天的出廠日期,因此市民在購買時不能僅以生產日期作參考。” ????“單是從外表看很難辨別茶葉的新舊,所以只有憑口感才能辨別茶葉的新舊,購買之前最好是自己先嘗一嘗。新茶的保質期一般為18至24個月,應該在零下18度低溫保存,市民將茶葉買回后,應將其放在冰箱或者低溫冷藏室內保存。但是半個月后,茶葉一般都會變味,味道就不新鮮了。”李先生對記者說道。 ????當日下午4時許,記者電話采訪了濰坊市工商局濰城工商分局消保科的朱科長。朱科長對記者說道:“商家如果將成箱的帶有相關信息的茶葉擺在外面售賣,同時為了顧客方便攜帶而用包裝袋或是包裝盒進行盛裝零售是允許的。但如果是直接將沒有任何信息的包裝好的茶葉擺出來售賣,就是不符合規定的,賣散裝茶必須要有‘身份’證明。” ????“廠名、廠址、生產日期、保質期是不能隨意改動的,如果商家擅自用機器在外包裝袋上打生產日期、保質期等相關信息,這是不合規定的。一經核實,我們將進行處理。”朱科長對記者說道。(齊文 鄭毅 花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