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約10平方米范圍內發現5座古墓
![]() 宋墓里出土銅鏡和粉盒等隨葬 ????揚州古運河東或是唐宋墓葬區 有望揭開鮮為人知的歷史謎團 ????昨天,本報報道了便益門大橋附近一施工現場半個月以來搶救性發掘近40座古墓葬,并出土9具宋明完整尸骨的消息;當天就有不少市民趕至現場一飽眼福。據悉,昨天考古人員又清理出幾座宋代磚室墓和土坑墓。 ????和之前發現的30多座 ????密集而且相似 ????三座磚室墓或為家族墓 ????昨天上午,考古人員對該工地最南邊幾座磚室墓進行了清理。不足約10平方米的范圍內,橫七豎八重疊著五座古墓。其中,有三座磚室墓,兩座土坑墓。可惜,上面兩座磚室墓由于種種原因已經坍塌。 ????一旁埋藏相對深一點的磚室墓,保存得比較好,形制非常清晰。長約2米,寬約1米的古墓,無論是上面的拱形券頂、下面的鋪磚,還是四壁,磚塊都砌得非常整齊;底部中間,還有三排橫著鋪設兩層磚塊,據悉這是為了擱放棺材,可見墓主人相當考究。考古人員表示,至今還能夠保存這么好的磚室墓,非常罕見。但令人遺憾的是,該磚室墓也曾遭盜墓賊光顧,考古人員只清理出一只陶罐。 ????磚室墓始于西漢,盛行于東漢及以后各代。考古人員初步推斷,這五座都是宋代古墓葬。而這三座磚室墓如此密集,而且模樣相似,有可能是家族墓。據悉,之前考古人員也曾發現類似的一幕。 ????墓主或是女子 ????昨天下午考古發掘的一座宋代古墓,棺槨板也已經腐爛,但銹跡斑斑的鐵質棺釘還一個個豎立在四周。 ????截至昨天傍晚收工時,考古人員在不大的墓穴里南側頭廂位置,發現了一只陶罐。由于之前車輛取土時,車輪多次經過,陶罐已經破損。棺材位置,墓主人的尸骨也逐漸顯露出來,下顎還保留著牙齒。 ????下顎旁邊,先發現了銀質簪子,可惜已經氧化發黑。隨后,一面直徑約15厘米的銅鏡也出現了。考古人員將它清洗干凈后,發現銅鏡表面有精美的紋飾,中間為當時比較常見也很典型的四葉紋,像一朵朵四葉小花點綴其中,外側還有另一種密密麻麻的花紋。由于時代久遠,銅鏡另一面有些生銹,并不能清晰地照人,表面還夾雜著類似漆奩的木質殘片。是不是下面還有梳妝飾品?果然,銅鏡下面,又露出了幾只景德鎮的青瓷粉盒,外側為蓮瓣紋,薄得太嬌嫩,經不起車輪多次壓在上面,幾乎已經散架了。 ????此外,該墓穴里還清理出不少疑似裝飾品的小玩意以及一些銅錢。 ????根據墓葬形制及出土隨葬品,考古人員推測這是一座古墓葬。由于暫時還沒有特別明顯的標志性文物,也沒發現墓志銘,墓主人身份還難以斷定,只是初步推斷女性的可能性比較大。 ????多次發現尸骨 ????可能是唐宋墓葬埋藏區 ????在該工地的南邊,還零星分布著一些古墓,有磚室墓也有土坑墓。由于此處地勢比較高,而且緊鄰古運河,加上古墓葬上面的沙土封存得比較好,和之前發現的30多座唐宋時期古墓葬一樣,昨天考古發掘的這幾座,幾乎每座里面都或多或少保存著尚未腐爛的尸骨。 ????為了保護好文物,考古人員也跟隨施工方一起上下班。最早清晨6點多就來,傍晚為了搶救性發掘,有時甚至加班加點。 ????根據目前考古發掘的情況來看,幾乎都是平民墓,截至昨天也只出現了“唐代陳夫人”墓志銘。但出土的隨葬品中,也有一些比較好的文物,例如不少出自長沙窯的器物:文房四寶外派生出許多小巧而雅致的水盂,最能體現文人雅士的審美情趣;另外,還有盛放梳妝品的油盒、做工精美的丹瓶和雙耳瓶等,從某種角度再現了古人生活的一幕。 ????據揚州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束家平介紹,我市考古人員之前在該工地南側施工建設搶救性考古發掘時,也曾發現不少保存完整的尸骨,并以唐代為主,宋代相對少一點。這一帶唐宋時期比較荒涼,雖然是城外,但也是城墻邊。這次半個月內在這一工地發現9具完整尸骨,加上其他墓穴里保存得并不完整的尸骨,能再次推斷這里是唐宋古墓葬埋藏區,對研究揚州唐宋時期的歷史文化有重要意義。 ????一串謎團待解 ????宋井井圈取自宋城墻磚 ????值得一提的是,昨天下午考古發掘的宋代古墓東北不遠處,考古人員還驚喜的發現了一口徑比較大的南宋磚砌的古井。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剛“露臉”的這口古井井圈的磚塊,竟然是宋代城墻磚,其中有“高郵”等銘文。 ????記者看見,該宋井口徑約2米,根據上面已經取土的情況來看,至少挖出了2米深。因為暫時還沒有考古發掘,古井到底什么情況,目前還不清楚。 ????這里靠近東門遺址,會不會是當時的人們將廢棄的城墻磚,搬運而來砌成?還有人提出,當時這里是什么人居住在此?東門遺址到這里,之間隔著古運河,搬運這些沉甸甸的城墻磚也費時費力,古人何為要這么做?據悉,最近考古人員就在施工現場發現了夾雜在沙土里的宋代瓷片。有人推測,這些沙土就是開挖或疏通這段古運河時挖出的河道里泥土。當然,這還需要考古發掘的史料進行考證。 ????此外,在宋井北邊不遠處,又發現了一口唐代古井。雖然井圈還是磚砌,但要小一些,口徑只有一米左右。這里靠近運河邊,古人為何還是花費精力鑿井呢?井內會藏什么“寶貝”?是否能夠還原當時古人的生活場景……一切謎團尚需該古井的考古發掘。 ???【專家觀點】 ????這里就是“大炮臺”遺址 ????古運河畔這次考古新發現,也引起了揚州文化學者韋明鏵的濃厚興趣。昨天下午,他與記者一起來到現場。他回憶道,這里就是歷史上比較著名的大炮臺。 ????南宋的時候,為了抗金,在這里修筑了大炮臺,也就是駐扎的軍營所在地。據悉,在1945年地圖上,揚州東門外古運河東邊,就標注著一個叫做“大炮臺”的地方。這口宋代古井可能就是當時駐軍生活之用。 ????對于古運河畔便益門大橋附近這一段古運河的開挖時間,一直有爭議。韋明鏵表示,據有關史料記載,以前的運河從城內通過,而這段運河是由唐代王播所開。 ????在該工地,放眼望去,眼前全是沙土,而且施工方已經取了不少土,這些利于古尸保存的條件之一的沙土,是來自哪里的? ????韋明鏵認為,這里雖然緊挨著古運河,但是不一定就是古運河里的泥土堆積在這里的。他認為,這是當時曲江故道,沙土是因曲江流水淤積形成的。 ????唐宋時期,這里是城外,古運河東岸荒蕪的高坡,少有人居住,也印證了著名的普哈丁墓為何選擇這里。(記者 陶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