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訊 只要付出一定的報酬,就有人幫你偷菜、爭車位、下載歌曲電影、更新博客……說起鐘點工,大家可能很熟悉,但是說起網絡鐘點工,可能有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們是干啥的。日前,“網絡鐘點工”風靡網絡,從事“網絡兼職”的人群日漸龐大,“網絡勞務”也漸成市場,只要幫人干“偷菜”“看店鋪”等活,每月就可獲得上千元的勞務費,成為一些學生和辦公室白領的兼職首選。不過也有法律專家表示,這些人在網上“攬活”屬個 ????在家坐著也能賺錢 ????“今年國慶期間,我在網上找了一份‘兼職’工作,7天時間掙了210元錢,雖然不多,可也是額外收入。”在島城一高校讀大二的學生小馮告訴記者,這份“兼職”工作只需坐在家里的電腦前,幫人“看菜”“養魚”“搶車位”,下載歌曲和電影等簡單的工作就輕松獲得。說起這份工作,小馮說純粹是無心“插柳”,十一放假前,她在網上瀏覽論壇時,看到有人發帖找“鐘點工”,出于好奇就點擊查看,發現發帖人找人幫忙照看“農莊”,并會每天給予30元的費用,7天時間一共是210元。嘗到甜頭的小馮開始關注起這方面的信息,并且主動在網上發帖“求職”,出售自己的“剩余時間”當起了網絡鐘點工,并且還把自己的同學也拉進來一起干,好的時候一月能收入兩三千元。 ????“鐘點工”明碼標價 ????其實,像小馮這樣被雇做“網絡鐘點工”的并非個別,被雇者多半是賦閑在家或有較多的空余時間,因而萌發出將自己的“剩余時間”以分鐘、小時等單位出售的念頭,為別人效勞并收取報酬。他們有的是專職的,有的是兼職。 ????記者昨天通過網絡查詢發現,許多網站論壇都能尋覓到 “網絡鐘點工”的蹤跡,有的“網絡鐘點工”還在網上對提供的服務明碼標價,并且通過支付寶來進行交易,在淘寶網上搜索發現,注冊“網絡鐘點工”的商家就有2700多家,而青島地區就有70多家。“掛QQ、旺旺等1元/天,踩空間 0.1元/次,給帖子發評論0.1-1元,農場收菜 0.1元/次,農場及牧場偷菜0.5元/次……”記者在與這些“網絡鐘點工”交流時發現,他們大部分是兼職,有上班族有在校大學生,基本是80后和90后的年輕人。 ????“釣魚”事件要小心 ????網絡鐘點工是否人人都能賺得滿缽金呢?“現在做的人多了,錢也沒那么容易賺了。”剛剛開了網店的青島店主小雷告訴記者,兩個月前他失業了,閑著在家“啃老”,偶然從新聞上聽說“網絡鐘點工挺火”的,他也在網上注冊了店鋪,提供掛QQ、停車等網絡服務,可是兩個月下來只接到兩筆生意,推薦人玩網絡游戲和給網絡公司發帖子,一共掙了百八十塊錢,生意很是清淡,根本就不能糊口。 ????小雷說,在尋找網絡兼職工作過程中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在網絡上利用網絡兼職名義“釣魚”的網站非常多,有人讓幫他玩游戲,一個小時10元,他點擊網站進去后發現是一個彩票網站,而且“雇主”要求先交納1000元押金。“這明顯是騙錢嗎,這樣的網絡業務都是在虛擬中操作,被騙的可能性很大。”小雷說,因為很多業務都是口頭協議,一旦出現糾紛就很難解決了。 (記者 吳帥) ????缺乏監管交易須謹慎 ????有關法律專家表示,“網絡鐘點工”提供的服務基本是虛擬交易,交易中產生糾紛,不容易受到法律的保護。雙方應在交易前商議好服務細節,另外,保存好雙方的溝通記錄和交易證據,以便在發生糾紛后能通過法律途徑維權。 ????而對于網絡“鐘點工”來說,在網上“攬活”同樣疑慮重重,大多數網絡雇主沒有營業執照,也不能算正規的企業,最容易產生一些糾紛,如提供服務標準、質量難以衡量、費用結算等問題。有關專家表示,對這一新興領域,目前還沒有清晰的監管機制,建議“打工者”和“雇主”在交易時都要小心謹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