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租房就成交了一套,快掙不出吃的來了。”昨天上午,在市南區一家房屋中介,店長王先生拿出了自己的 “小賬本”給記者看,上面詳細記錄著他做成的每一筆交易。從本子上可以看出,近一個月的時間,在租房方面,王先生只租出去了一套房子,掙了1500元的中介費。王先生告訴記者,以前每個月至少能租出去10套左右的房子,但近期房源明顯多了,租房的人卻明顯少了。記者隨后又采訪了6家中介,幾乎每家都表示租房 ????“一個月不開和,租房業務對我來說已經可有可無了。”一位房產中介的老板向記者抱怨。近日,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除了現在是傳統的租房淡季外,因為多種原因,島城租房市場像最近的天氣一樣,已經冷到了骨子里。每月成交三、五套左右成為常態。部分中介甚至出現了一個月零成交的歷史最差成績。 ????【原因一】 即將供暖壓低房價 ????“冬天馬上到了,大家都覺得有暖氣的房子能租上價兒,可現在有暖氣卻成了負擔,害我少租了一萬元。”昨天上午在市南區一家大型中介,房東趙先生以每年4萬元的價格將自家的海景房租了出去。這處房子位于東海路,面積約為100平方米。房子已經在中介掛了半個月,但是一直沒租出去。 ????“如果房子再租不出去,我不但掙不到房租,還要自己賠上供暖費,沒辦法,只能降價。”眼瞅著供暖季即將來臨,3000多元的供暖費由誰來出成了讓趙先生十分糾結的問題。最終,趙先生做出讓步,房價降低20%租了出去,而往年這套房子的年租金則至少5萬元。 ????【原因二】 流動人口變少了 ????“打工的少了,租房子的自然就少了。”四方區一家房產中介的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初,全國各地就出現了用工荒,其中包括青島,不少打工者選擇了留在家鄉務工。而青島租房的主力是學生和流動人口,現在學生還沒畢業,不到租房的時候,流動人口又少,租房子的自然就少了。 ????“不少外國人現在就開始準備回家過他們的‘年’了,房子空出來不少。”市南區一家中介的負責人表示,除了普通的打工者,現在已經逐漸進入歐洲傳統的節日密集時間段。一些在島城的歐洲高級“白領”都習慣回國去休假,房子也就空出來一部分。 ????【原因三】 信息發布渠道增多 ????“現在家家都能上網,房東自己直接就把信息發到網上了,根本不經過中介。”面對租房市場的清淡,已經做了八年中介的陳女士卻認為主要原因是大家信息發布的渠道增多了。除了網絡發布外,現在不少物業公司也承擔了一部分中介的作用。如果有房子想出租,可以直接到物業公司登記。另外,還有不少市民直接將租房廣告貼在了自家的窗戶上,讓想租房的人一目了然。 ????新聞幕后 中介租房嫌錢少 ????“上午來店里看房子,下午再給他打電話可能就已經租到房子了,再熱情也沒有用,費勁不少還不掙錢。”當記者詢問已經干了6年中介業務員的孫女士,最近島城租房市場情況如何時,她表示租房是 “捎帶”干的工作,除非是“送上門”的買賣,她一般不做租房。 ????據了解,與賣一套房上萬元的利潤相比,租房利潤太低,有資歷的中介業務員一般“不屑于”做租房的生意。房產中介有一條“潛規則”是新入行的業務員一般都被安排去先做租房,熟悉了業務之后才能做售房。中介不重視租房的生意,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租房市場的冷清。 ????新聞延伸 租房子“丟人”丈母娘不答應 ????“土生土長的青島人,現在要租房子住,說出去太寒磣人了,實在是丟不起這個人呀。”提起租房和買房的問題,“土著”于先生說更多的是虛榮心在作怪。 ????“我知道買房是最大的啃老,可實在沒辦法。”于先生今年31歲,三年前結婚,他曾在租房和買房之間猶豫了很長時間。按照他和妻子目前的經濟狀況,租房是比較現實的辦法,但是有些“丟人”。最近,在父母“贊助”下,買了一套套二的房子,每個月還2000元的房貸。“沒房子丈母娘不同意呀,只能買了。”說起自己買房子的原因,在外企工作的劉先生也是一肚子苦水。“老人說的也有道理。哪個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住在租來的房子里呢?”劉先生今年28歲,剛工作三年,雖然收入不低,但也不夠買房子的。當和相戀四年的女友準備結婚的時候,丈母娘卻表示一定要買房子才同意兩人結婚。原本先打算租房過渡的劉先生,最后“咬牙”買了一套房子,現在每個月要還五千多元的房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