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償付能力出現不足、虛報財務資料、違規誤導……多家保險公司在經營過程中諸如此類的問題,值得投資者關注。 188萬元的罰金,被停止接受團體保險長期險新業務一年,再加上董事長、董事、董秘被撤職,華夏人壽最近很是焦頭爛額。 2010年3月9日至4月23日,保監會對華夏人壽進行了綜合性檢查,發現2007年至2009年,華夏人壽存在公司財務資料重大虛假記載、向保監會報送虛假的自查報告、未按照規定使用經批準或者備案的保險條款費率、債券回購超過監管規定比例上限、部分報告和報表內容不真實等違法違規行為。 除了高額罰單,華夏人壽受罰尤其引人關注的是,相對于此前保險公司經營層“出事”,華夏人壽更嚴重的違法違規行為出現在董事會層面,因此出現了極為罕見的董事長“丟官”。 作為我國目前唯一將總部設在陜西的壽險公司,華夏人壽早就設立了西安、北京的雙總部架構。不知是與監管部門進行壽險業結構調整的主旋律相呼應,還是迫于償付能力的壓力,2010年華夏人壽放慢了發展腳步。保監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8月底,華夏人壽保費收入24.7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8%,而2009年全年,其增長率為43%。 一位保險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財務造假、內控造假,多個部門都涉及違規,反映出小保險公司內控機制存在問題,“華夏絕非個案,隨著監管摸底的深入,這些暗箱操作的行為肯定會逐一曝光。” 這位業內人士說的沒錯。近來,保監會查處的違法違規行為還真不少,多家保險公司也在這次整頓中不情愿地露了臉。 嘉禾人壽榜上有名。其在2008年第4季度和2009年第1季度償付能力嚴重不足的情況下,仍繼續增加股票投資的行為,被處以10萬元的行政處罰。 陽光農險總公司及齊齊哈爾中心支公司因未經批準擅自設立擔保公司和生產資料公司,擅自任命高管,并提供虛假的營運資金資料以及虛假的農業保險理賠資料和退還保費資料,被保監會處以81萬元罰款、停止接受公司墾區外非農險業務的新業務6個月的合并處罰。 就連中國人壽(601628)這樣的龍頭企業,也上了處罰名單。據保監會網站公示,中國人壽因官網上對某款產品的說明存在誤導性內容,違反了保險法相關規定,被保監會處以10萬元的行政處罰。 除此之外,中國保監會通報的今年上半年全國財產保險監管情況顯示,截至6月末,償付能力不足的商業性產險公司為5家,處于警戒區域的有7家,但未公布名單。 部分被處罰險企名單 保險公司 違法違規行為 處罰結果 平安財險上海分公司 編造退保套取費用累計141.4萬元, 虛構中介業務套取費用近1921萬元。 罰款50萬元 中國人壽 官網上對“國壽鴻康(A款)保險計劃”的產品說明存在誤導性內容。 罰款10萬元 華夏人壽 公司財務資料重大虛假記載、向保監會報送虛假報告、編制虛假的薪酬委員會議案及決議、未按照規定使用經批準或者備案的保險條款費率、未經批準修改公司章程、未按照規定管理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聘任不具有從業資格的人員、債券回購超過監管規定比例上限、部分報告和報表內容不真實。 罰款188萬元,撤銷董事長、董事及董秘職務。 嘉禾人壽 償付能力嚴重不足 罰款10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