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黃河三角洲城鎮體系規劃》在濟南進行專家評審會。記者在會上得知,根據送審的《黃河三角洲城鎮體系規劃》,山東省堅持“以環境承載力為基礎,堅持開發與保護并重,建設新型生態經濟區”的規劃原則,將對黃河三角洲地區進行“優化開發區、重點開發區、限制開發區和禁止開發區”四類主體功能區劃。 ????為優化黃河三角洲城鎮體系空間布局,由省住房與城鄉建設廳組織、清華大學承擔了黃河三角洲城鎮體系規劃工 ????根據編制的《規劃》,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和緩沖區、濱州貝殼堤島與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淄博高青大蘆湖濕地保護區,均被列入禁止開發區域。實行強制性保護,控制人為因素對自然生態的干擾,禁止不符合開發區規定的開發活動。 ????列入《規劃》限制開發區域的則包括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試驗區、濰坊萊州灣濕地自然保護區、基本農田保護區、黃河兩岸1000米的范圍、其他河流100-300米范圍的沿河生態涵養區、慶云、樂陵、無棣、沾化的經濟林(棗林、梨園)保護區,飲用水水源地的準保護區、非飲用水水庫100-300米的生態涵養區、風景旅游區、鶴伴山和大基山森林公園等。 ????黃河三角洲作為全國最后一塊亟待開發的三角洲,目前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從發展思路上來說,將進一步做大中心城市規模,根據《規劃》,到2020年黃河三角洲50萬人以上大城市可達5個,分別是東營、濱州、壽光、萊州和鄒平。 ????在昨天的專家評審會上,不少專家、學者以及我省各地有關部門負責人,提出了不少意見和建議。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大年也提出了一個問題,既然濱州東營是黃三角發展的核心,這樣兩地能否實現一體化發展。 ????“濱州、東營一體化的討論有很多,其中像電話號碼、醫療資源能否互通,這樣算起來就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事兒,而是一加一大于二。”葉大年提到,像南方的株洲、湘潭就實現了電話區號統一。另外,科教文體的統籌安排,對于老百姓來說非常必要。 ????相關鏈接 ????居民“串門”花費時間將越來越少、所住的城市將越來越美、城鄉各項公共基礎設施會越來越完善……在昨天的《黃河三角洲城鎮體系規劃》評審會上,傳遞出諸多改善民生的內容。 ????黃三角將形成“一小時通勤圈” ????“串門”越來越快:?1小時內可到各縣市 ????要想富、先修路,清華大學顧朝林教授就將交通體系建設作為整個城鎮體系規劃的重要支撐。 ????除了重點建設德州至龍口至煙臺、黃驊至大家洼鐵路等外,《在規劃》中還提到要做好濟南至濱州單線鐵路的規劃論證工作。而高速公路上,黃三角地區將形成“二縱四橫”的高速公路布局,使中心城市到各縣市的通勤距離在一小時之內,這也即是“一小時通勤圈規劃”。 ????同時還將規劃建設濱海公路,連接沿海開發地區,使沿海地區公路成網成環。海港方面,重點建設東營、萊州、濱州、濰坊四個港口。 ????航空港方面,完成東營機場的擴建工程,形成區域中心空港,預留濰坊機場新建用地,建設濱州大高區域性支線機場。 ????服務越來越全: ????家門口看病上學不成問題 ????在醫療衛生體系方面,《規劃》中提到在東營和濱州分別建立一所三級綜合性醫院和三到四所二級甲等醫院,各縣市區至少建立一到兩所二級甲等醫院和若干社區醫務所,在各中心鎮建設一級基層衛生院,在各中心村建設衛生服務站。 ????在環衛工程上,規劃黃三角各縣市中心城區附近新建1-3個無害化垃圾處理場。在舊城改造片區、新建的居民小區、商業區、行政辦公區及開發區,按照0.7-1平方公里設置一座垃圾中轉站。 ????在教育和文化改造上,《規劃》中提到要全面普及高中段教育,加大高等院校的建設和投資等。同時在東營建立大型呂劇藝術表演研究中心,在濱州建立大型博物館,充分展示孫子文化、黃河文化等。(記者 孫珂) |
東營:黃三角新的“增長極”(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