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鷹擊-62導彈,彈身表明型號,外形類似美制“戰斧”導彈,彈腹進氣道為其主要特征。
動起來、急起來、學起來,成了官兵自覺行動。
新型導彈快艇性能先進,信息化程度高,涉及聲、光、電等10多個門類的專業知識。官兵們每天凌晨5點鐘起床熟悉原理、背記數據;晚上,官兵宿舍的燈光很少在12點之前熄滅過。
新裝備訓練缺少教材,官兵們挖空心思收集。廠方專家自制的“試航標準”,他們逐條問、仔細記,積累了10多萬字的寶貴資料;每次調試裝備,他們跟著專家鉆機艙、查電路、排故障,學習新裝備操作使用和故障排除方法。
隆冬時節,寒風刺骨。機電長崔佳鋒拿著圖紙,邊對照、邊摸索,在艙室里一蹲就是一整天,臉凍得發紫、腳蹲得發麻。100多個儀表開關,他閉眼伸手就能摸準,上千組技術參數,他背得爛熟于心,還動手編寫出新型導彈艇有關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