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海爾、海信等18家企業在山東輕工工程學校簽下定向培養冠名協議,24個班級的中職學生在高二就被企業提前預訂,在剩下的時間里他們在學習技能的同時,還將學習定向企業文化,畢業后可直接上崗工作。昨天,記者從市教育局職成處了解到,企業冠名班、訂單式培養、合作建立職教集團已經成了我市中職教學校企合作的新模式。 ????大企業預訂學生 ????吳作輝是山東輕工工程學校二年級學生,他學的 ????山東輕工工程學校孫一志書記告訴記者,中職學校不同于普通高中,招收的學生經過3至4年的培養后,大部分要踏上工作崗位,校企合作教學就顯得非常重要,而冠名定向培養則是校企合作教學的一種新模式。“企業冠名班全部設置在學生畢業的前一年,在這一年的時間里,學生除了學習文化知識、職業技能外,我們還會滲透一些冠名企業文化。”孫一志表示,很多企業招聘新員工后都要進行培訓后才能上崗,而冠名定向培養其實是將崗前培訓提前到了校園里。 ????訂單式培養中職生 ????孫一志表示,企業冠名后,學校將和企業一起制訂課程表以及課程內容,企業也會將一些最先進的機床等操作工具搬到學校,方便學生提前學習和熟練。“在剩下的這一年時間里,我只要專心學習技能就行了,基本上不用擔心將來的就業。”吳作輝對一年后進入海爾集團工作充滿期待。 ????記者了解到,在我市中職學校中,特別是一些工科學校里,校企合作更為緊密,訂單式培養讓中職生從入校那天起,就有了就業的保障。青島交通職業學校副校長牟善偉告訴記者,企業不僅在學校設立了冠名班,還在學校設立了獎學金,目的就是為了招攬更多的畢業生到企業就業。牟善偉表示,學校正在與行業協會、相關企業一起發起成立青島市汽車維修職教集團,將我市近60家汽車4S店納入到職教集團中,在學校與企業間建立一種更為緊密的合作關系,企業和協會可以參與學校的專業建設、教材修訂和人才培養計劃,這種合作將使學生的就業渠道更為暢通。 ????中職生就業供不應求 ????每年11月、12月都是中職學校校園招聘的高峰期,記者從山東輕工工程學校、交通職業學校、青島旅游學校、青島外事服務學校了解到,連續幾年的招聘情況看,中職生都是供不應求的狀態,中職生就業形勢明顯好于本科生。以交通職業學校去年的招聘會為例,學校共有300名畢業生,但招聘會當天50多家企業提供了700多個崗位。 ????根據市教育局統計的數字,目前青島市中職學校有200多個專業,在校中職生有17.7萬人。2008年我市中職生的就業率為95%,2009年是96%,今年的相關數據正在統計,估計高達97%。教育局職成處有關負責人表示,訂單式培養、公司提前預訂實習學生是學生就業的主要渠道。 (記者 臧旭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