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貿市場的菜價明顯偏高。? ????11月30日,記者調查生活家、南京路等多家農貿市場以及早、晚市發現,同樣的菜賣價有差別,攤位費成本成為其中一個重要影響因素。 ????家住福林小區的市民李女士跟記者談起了自己的“買菜心經”。上午在早市買了5斤1元/斤的白菜,2元/斤的土豆和1.5/斤的青蘿卜。可中午去附近的農貿市場一問價,白菜竟要1.8元/斤,土豆賣到了3元/斤,青蘿卜2.5元/ ????據調查,室內與露天的攤位費相差可謂“懸殊”,在市場內攤位所處位置不同,攤位費價格也不盡相同,有的一年2萬元,有的一年就要四五萬元,而在早、晚市一年的攤位費也就5000元左右。 ????晚市賣菜的張先生告訴記者,以白菜為例,他的菜以6角/斤的價格從地里批發回來,在晚市上賣1元/斤。“剩下的錢幾乎都是自己的利潤。” ????逍遙二路生活家農貿市場的孟芳也算了這么一筆賬,同樣以白菜為例,她以1.2元/斤的價格從批發市場運回來,但賣價卻在1.8元/斤。“我們也得去掉2角的人工費。”孟芳告訴記者,“我這個6米的攤位一年租費要3萬,一天就得80多塊錢,這些成本都得從菜錢里掙回來。” ????記者從深圳路剛開業的歡樂大家庭農貿市場了解到,目前市場內約4米的蔬菜貨架攤位費每月在1600元左右,負責市場管理的副總經理李秋霜告訴記者,“我們已經為一些有困難的商戶減免了部分管理費,除非政府投入,不然攤位費很難有下降的空間了。” ????記者獲悉,青島市物價部門正在醞釀減免規范和降低集貿市場攤位費和超市進場費,但付諸具體行動還有待時日。 ????11月29日,記者從市商務局市場網點處了解到,收取市場攤位費是一種市場行為,政府部門調控也存在難度,但商務局從流通環節上出臺了相關政策有利于穩定蔬菜價格。 ????記者從近日商務局舉行的全市今冬明春蔬菜產銷工作會議上了解到,政府部門在市區三大蔬菜批發市場建立階段性交易量考核機制,鼓勵批發市場通過增加交易量的方式來降低蔬菜價格,同時開展大白菜和優質地產蔬菜“新鮮直達社區、進超市”等活動,通過減少蔬菜批發中轉等中間過程的成本降低菜價。 ????據了解,近日天津、煙臺等政府部門都有關于減免攤位費、服務費的舉措。 ????“國十六條”公布后,天津市有關部門出臺政策將減免菜市場攤位費,天津市政府決定,從今年12月到明年2月,免收菜商進入市區三大蔬菜批發市場的進場費。與此同時,還將減免菜市場攤位費。 ????11月28日煙臺市商務局出臺政策支持一些重點的批發零售市場在特殊時期減免業戶的入場費、交易費、服務費等相關費用,降低蔬菜的流通成本,為老百姓的“菜籃子”減負。(文/片 本報記者 姜萌 陳海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