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城市發展精神動力 ——“十一五”我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成效明顯 ????一個地方的發展得益于這個地方干部群眾的精神狀態、價值取向。“十一五”以來,我市堅持以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為主線,結合新一輪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進一步提升了公民思想道德水平和社會文明程度,為促進經濟文化強市建設,推動我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和道德支撐。 ????愛國精神融入市民血液 ????五年來,我市把愛國主義精神與時代精神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大力培養市民的愛國主義精神與時代精神。在市民中間,愛國主義精神與時代精神在悄然流淌,滋潤著市民的心田—— ????國慶節期間,走在青島的大街小巷上,首先撲入眼簾的便是懸掛在各單位、商場門前迎風招展的國旗。而國慶節的升旗儀式更是吸引了成千上萬市民的參與。在這一天,馬路上、行人手中,到處是流動的國旗,市民通過這一方式,來表達自己對祖國的熱愛。 ????在全市舉辦的“愛黨愛國愛家鄉”系列征文演講比賽、知識競賽中,全市百萬余人次通過各種不同的方式參與到活動中來,用發自內心的話語來表達自己對祖國的熱愛。 ????城市良心“微塵”、工人代表許振超、鐵血艇長蔡一清、助人為樂的“紅飄帶”等一系列先進典型的出現,200個道德評議基地、29個宣傳教育陣地、31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建立,“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道德模范的評選,電影《尋找微塵》、歌曲《可可西里》的推出,成為引導市民價值觀的風向標。 ????豐富活動吸引市民參與 ????五年來,我市圍繞重大活動和精神文明建設開展了市民喜聞樂見的多種活動,吸引市民廣泛參與,讓市民在活動中受到教育,從而樹立正確的價值體系—— ????圍繞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紀念青島解放60周年等重大活動,我市精心策劃舉辦了“小康之路,百姓生活的十大變遷——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暨青島解放60周年”大型展覽,出版了紀念青島解放60周年系列郵品,組織了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青島經濟成就獎”評選活動,開展了“我愛我的祖國”紅歌演唱比賽活動等10余項重點活動,營造了“隆重、熱烈、喜慶”的國慶氛圍,在全社會唱響了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偉大祖國好的時代主旋律。據統計,全市參與活動的人數達100余萬人次。 ????圍繞新一輪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精心策劃開展“文明贏得尊重,同鑄美好心靈,共建美好家園”系列活動,強化道德養成。廣泛開展了道德評議、文明家庭、文明村鎮、十星級文明戶、好婆婆好媳婦評選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使廣大群眾在參與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 ????開展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100位山東省為新中國成立和建設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的 “三百”評選活動,在全市掀起新一輪宣傳英雄模范、學習英雄模范、爭做英雄模范的高潮。 ??? 建立完善工作體制機制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是一個長期工程,五年來,我市通過完善工作體制機制,推動這項工作持續發展—— ????市委、市政府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整體規劃,納入精神文明創建,納入全市目標績效考核,逐步形成了黨委統一領導,宣傳部門組織協調,黨政群齊抓共管,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全社會廣泛參與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 ????根據中宣部和省委宣傳部的部署要求,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每年確定一個教育主題,適時進行教育引導,近年來組織社會各界500余萬人次參加各類學習參觀紀念活動。 ????進一步加大立法力度,先后在公民義務獻血、結婚迎親車輛管理規定、公共場所禁止吸煙以及在優待老年人、全民義務植樹、加強電子游戲機經營場所和電子出版物管理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法規,并在法規出臺前廣泛征求市民意見,把討論修改的過程,變為對市民進行社會公德教育的過程。 ????市委、市政府堅持將公民道德建設工作所需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給予積極支持。 2007年以來,結合創建文明城市,在組織公民道德教育實踐方面的經費達280余萬元,各級財政直接投入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資金達30多億元。(本報記者 賈 臻) |
上一篇:循環經濟鑄就產業“黃金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