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這5年來的股市,變化真挺大。”家住燕兒島路的股民陳志忠是島城最早的一批股民之一,雖然經過了數輪牛熊轉換,但2006年這波大牛市,用老陳的話來說卻是“史無前例”。這波牛市讓越來越多的普通百姓投身股市,買股票就跟“買白菜”一樣,實際上,2007年,“股票”恐怕是國人口頭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個詞,13億人口的中國,A股股票賬戶過了億。而青島轄區內這一年的開戶人數就超過了100萬,創歷史新高 ????股民人數“天天向上” ????百年不遇的“大牛市”不僅讓青島股民的人數“天天向上”,也讓股民“腰包”越來越鼓,數據顯示,2007年光炒股盈利超過12萬元的島城股民人數就超過6萬。雖然隨后的股市暴跌給新股民狠狠潑了盆冷水,但即便如此,說這波大牛市造就“全民皆股”一點也不為過。根據證監局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9月份,轄區內投資者資金賬戶102.04萬戶,證券賬戶162.9萬戶,這意味著每8個青島人中就有一個是股民。 ????散戶室已“名存實亡” ????對于老陳來說,還有一個最大的變化就是券商服務意識的提高。“以前券商是大爺,股民則處于被動地位,如今券商個個都放下了身段,變成了服務行業。”老陳資金量較大,是某券商營業部的大戶,每天從大清早開始,券商的服務短信就紛至沓來:外盤數據、技術分析、盤中走勢……不用看盤,也不用到營業部現場,通過手機就可以隨時買賣股票。這樣的變化讓老陳甚至更多股民感到“受寵若驚”。記者注意到,隨著手機炒股等興起,越來越多的新營業部都提倡非現場交易,原來濟濟一堂的散戶室如今早已“名存實亡”。 ????證券期貨機構“井噴” ????近5年來,青島轄區根據實際需求大力引進金融機構,其中證券、期貨機構的數量呈現“井噴”態勢,2010年10月27日,信達證券青島營業部在麥島金融街落戶,這是青島轄區內第48家開業營業部。青島證監局相關人士介紹,除此之外,財通證券、浙商證券等還有四五家券商排隊等候進入島城,今年年內,島城證券營業部總數有望達到54家。今日漫步在金融街上,各種各樣的證券營業部林立,雨后春筍般密度從側面顯示出了證券市場的“青島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