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一名小學生通過市場調查,檢驗出市場銷售的93%的蘑菇經過漂白事件曝光之后,記者前昨兩日探訪了島城10多個市場,沒發現可疑的“白蘑菇”,有菜販透露,“白蘑菇都避風頭去了”。昨日,一名“懂行”的小販向記者演示了“白蘑菇”變白全過程,幫助消費者認清白蘑菇的“真面目”。
????“美容”后蘑菇白又胖
????昨日,團島農貿市場一名賣蘑菇的商販向記者道出了“白蘑菇”由來,“漂白蘑菇都是從南方進的。”這名商販告訴記者,他賣的口蘑是從城陽蔬菜批發市場進的貨,而幾天前還“風光一時”的漂白蘑菇基本都是從聊城或安徽進貨。“口蘑摘下來時基本都是白色,最多菌蓋上面沾點土,用水都能洗干凈,不需要用漂白粉、熒光劑。 ”升平路市場內一名攤主告訴記者,新鮮蘑菇摘下來之后必須低溫冷藏,否則很快就會出現氧化“銹跡”,顏色變深顯得不好看。“不少蘑菇都是從南方進的,運輸時間長,就得用漂白劑洗,否則運到青島就黃不拉嘰的,誰還愿意買? ”他告訴記者,用漂白粉之后,蘑菇不僅會變漂亮,而且還會增重20%到30%,所以漂白蘑菇因為增重而變得比較便宜。 “漂白蘑菇都濕乎乎的,用熒光粉泡了之后都增重,這些沒泡的蘑菇用眼看看,用手摸摸就試出來了。 ”他告訴記者。
????漂白劑加重肝臟負擔
????“白蘑菇”用的“漂白劑”都是從何而來?昨日,記者在網上搜索“蘑菇漂白劑”,發現除了日前被曝光的熒光增白劑外,還有一些打著綠色環保旗號的蘑菇漂白劑在網上銷售。記者隨后聯系了上海的一家工廠,其銷售經理表示,這類產品主要銷往福建、河南等地。昨日下午,青島本地的一家化工產品公司負責人則告訴記者,這種熒光增白劑在包裝上都明確標示用于工業用途,食用之后肯定對身體有極大危害。他告訴記者,熒光增白劑一旦被人體吸收后,不容易被分解,會阻礙傷口的愈合,并且會加重肝臟的排毒負擔。此外,熒光物質會使細胞產生變異,有潛在的致癌危險。
????教你三招識別“白蘑菇”
????辨別是不是漂白蘑菇,有經驗的商販提醒消費者可用“一看二聞三摸”的辦法:一看,正常蘑菇呈白色或稍微帶黃,而含熒光增白劑的食用菌,表面白亮,有水洗的感覺;二聞,正常蘑菇有一股自然的清香,漂白蘑菇卻有一種刺激性味道;三摸,正常蘑菇菇面發澀,表面沾有泥巴,摸上去比較粗糙、干燥。而含有熒光增白劑的漂白蘑菇,表面滑爽、手感好,有濕潤感,還有些表面有粉末狀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