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館之寶在京拍賣 今年7月,荊州市荊州區文聯一位負責人在網上查閱資料時,無意看到一則消息:著名畫家吳冠中的名畫《蒼山洱海》,在北京拍賣出100多萬元!“怎么可能!這幅畫不是一直收藏在荊州區檔案館嗎?難道檔案館把這幅畫賣了?”他十分驚訝,繼續搜索,發現早在2008年,這幅畫就在陜西被拍賣過一次。 吳冠中是20世紀我國繪畫的代表畫家之一,一生致力于油畫民族化和中國畫 荊州區檔案館能夠收藏《蒼山洱海》,還有一段故事:1983年,原江陵縣(現荊州區)被評為歷史文化名城一周年之際,該縣邀請了一批國內著名的書畫家前來采風,其中就包括吳冠中。其間他創作了《蒼山洱海》相贈,由該縣文聯收藏,2002年轉交荊州區檔案館。 昨日,荊州區檔案館負責人稱,這幅畫作是該館價值最高的收藏品之一,可謂“鎮館之寶”。 管理科長掉包名畫 接到情況反映后,荊州區檔案館十分重視,立即展開調查,發現這幅畫仍在館中。 難道另有一幅《蒼山洱海》,或者在京拍賣的是贗品?館方請來專家鑒定館中畫作,得出的結論恰恰相反:館藏的《蒼山洱海》是贗品! 荊州區檔案館向當地警方報案。經調查,該館的藏品館共有三道門,而藏品柜有兩道鎖,鑰匙分別由兩名工作人員保管。 民警傳喚了保管鑰匙的張國良和另一名工作人員,真相很快水落石出。原來,張國良趁另一名保管鑰匙的工作人員不備,偷偷配好鑰匙,先后將《蒼山洱海》等4幅館藏真品畫作盜出,交給同伙售出,所得贓款由3人瓜分。 張國良,44歲,鄂州市人,在荊州區檔案館工作多年,案發前任荊州區檔案局地方志辦公室編研科科長,負責保管該檔案館156幅名人字畫。 百萬畫作低價拋售 張國良交待,他也是愛畫之人,知道自己保管的藏品價值。看到那些字畫長年無人問津,甚至連內部人員也分辨不出真假,便打起了歪算盤。 2007年初,他與個體戶朋友張登炳、劉勇商議,決定將名人字畫掉包后賣錢瓜分。經過策劃,他趁另一名保管藏品柜鑰匙的同事不備,悄悄配得另一把鑰匙。 同年9月,張國良將《蒼山洱海》和著名畫家關山月的畫作《冷艷圖》盜出。隨后,他請當地一名美術老師分別臨摹了兩幅贗品,偷偷放回原處。張登炳、劉勇將真品帶到廣州,兩幅畫共賣得35萬元,由3人瓜分。 作案之初,張國良還有些害怕,但隨著時間推移,一直無人發覺,他的膽子越來越大,又想故伎重演。 2007年12月,他與張登炳以同樣的手段,盜出畫家劉文西的作品《日本新娘》、畫家陳大羽的作品《雄雞》,一共賣得10萬元。 當地檢察機關查明:以2007年的市場價格,《蒼山洱海》約118萬元、《冷艷圖》約10萬元、《日本新娘》約8萬元、《雄雞》約7萬元。 三嫌疑人供認不諱 昨日的庭審現場,張國良等3名嫌疑人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僅在分贓等細節上有些分歧。審判長審理后宣布,該案將經過合議庭合議后擇日宣判。 庭審后,記者采訪了荊州區檔案館負責人羅永錳。他表示,此事與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館內沒有相關鑒定專家有關。另外,該館場館老舊,準備擇新址搬遷,所以一直未在場館區安裝監控設備。 羅永錳稱,事發后,該館嚴格了管理制度,決定對館中藏品進行定期檢查,且投入10多萬元安裝了監控設備,同時調換了相關責任人。今后他們將舉一反三,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
上一篇:濟南歷城區上演“民罷官”
下一篇:涉黑巡警隊長資產過億(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