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新聞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小頭條 > 正文

我國多地現氣候異常 報告稱南方將10年干旱(圖)

來源:北京日報-- 2011-01-13 14:15:57 字號:TT

視頻截圖:人民日報:2010年氣候——本世紀以來最異常

????12日,全國氣象局長會在廣東舉行。會上發布的《中國氣候公報》顯示,2010年為本世紀以來我國氣候最為異常的一年,全年降水偏多,旱澇災害交替發生,高溫日數創歷史新高,極端高溫和強降水事件發生之頻繁、強度之強、范圍之廣歷史罕見,氣象災害造成的損失為本世紀以來之最。

????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在12日舉行的全國氣象局長會上說,2010年我國氣候極為異常,極端高溫和強降水事件發生之頻繁、強度之強、范圍之廣歷史罕見。中國氣象局將加快現代氣候業務建設,2015年,月、季節氣候預測準確率將提高3%至5%。

????旱澇交替極端天氣頻繁

????《中國氣候公報》顯示,2010年年降水量681毫米,比常年偏多11.1%,為1961年以來第二多,年暴雨日數比常年偏多21.5%,年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0.7攝氏度。氣象及其次生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5000億元,因災死亡4800多人,氣象災害屬于偏重年份。

????從2010年全國氣象災害農作物受災面積統計來看,暴雨洪澇和干旱為主要氣象災害,受災面積分別占氣象災害總受災面積的41%和38%,低溫冷凍和雪災以及風雹災害均占氣象災害總受災面積的10%。對交通設施和交通運營的不利影響為近十年來最重。

????氣候異常四大原因

????宋連春表示,2010年氣候異常主要有四方面原因:

????一是發生在熱帶太平洋的厄爾尼諾和拉尼娜事件的轉換十分異常。拉尼娜的快速發生發展,對我國2010年夏秋及冬季的氣候及臺風活動產生了重要影響;

????二是極地大氣環流的異常調整,使得極地冷空氣不斷擴散南下,強烈影響了中高緯度的國家和地區;

????三是6月至8月間出現的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為強大的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直接導致了我國夏季氣候的異常,主要表現為我國臺風生成個數偏少,華南、江南、江淮、東北和西北東部出現暴雨洪澇災害;

????四是全球氣候變化是極端事件增多、增強的大背景。近百年的全球氣候變暖不只表現出氣溫升高,也表現出氣溫變率加大,極端天氣氣候事件趨多、趨強。

????今年側重災害監測預報預警

????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12日表示,2011年將重點做好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和應對防范工作,深入推進氣象防災減災體系建設,包括災害性、關鍵性、轉折性天氣的監測預報預警及突發災害性天氣的短臨預警,中小河流防洪區、山洪地質災害易發區氣象監測預報預警服務,極端氣候事件以及旱澇、冷暖等氣候趨勢預測,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氣象保障服務等,深入推進氣象防災減災體系建設。

????最新播報

????山東

????遭50年一遇大旱

????12日,山東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發布消息稱,目前全省干旱標準已超過50年一遇。從2010年9月23日至今,山東除半島東北部以外120多天無有效降雨。若春節前全省無有效降水,全省氣象干旱概率將達到60年一遇。

????截至目前,全省仍有2781萬畝冬小麥受旱,約占全省小麥播種面積的51%,其中重旱373萬畝,受旱面積仍在小幅增加。全省已有390座小型水庫干涸,30645口機電井出水量明顯偏少。

????山東省防汛抗旱指揮部新聞發言人尹長文說,由于正值隆冬季節,寒旱疊加,旱凍并存,黃河淌凌且來水偏少,增加了抗旱灌溉難度,部分地區出現了成規模的黃苗,山丘區小麥已經發生死苗現象。

????甘肅

????5萬人吃水困難

????甘肅通渭縣因2010年降水偏少,縣城供水主要水源錦屏水庫來水銳減,蓄水不足,縣城約5萬人吃水受到影響。

????通渭縣位于甘肅中部,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也是甘肅18個干旱縣之一,境內植被稀少,環境惡劣,特別是水資源嚴重匱乏,當地有“十年九旱、十年九災”之說。

????據甘肅省抗旱防汛指揮部辦公室和通渭縣水務局介紹,2010年通渭縣降水量為310.8毫米,比歷年偏少20.8%,主要依靠汛期來水的錦屏水庫2010年來水量比近五年平均來水量減少59.8%。目前,錦屏水庫實際可用水量不足10萬立方米,水位已接近死庫容,而且已全部結冰封凍。

????廣西

????遇60年第二低溫

????據氣象部門監測數據顯示,受北方較強冷空氣和南方暖濕氣流共同影響,1月2日以來,廣西平均氣溫6.3℃,比常年同期偏低5.2℃,為1951年以來同期第二位低溫天氣。桂林、柳州、河池等三市大部的平均氣溫為歷年同期最低值。

????持續多日的冰凍災害仍在持續,截至11日廣西共有7個市40個縣(市、區)受災,受災人口190多萬人。

????截至11日,冰凍災害已導致廣西191.64萬人受災,緊急轉移安置人口3607人,4.46萬人飲水困難、165.79千公頃農作物受災、倒塌房屋251間。受災的主要有桂林、柳州、河池、百色、賀州、南寧等市。

????11日,廣西遭遇新一輪低溫雨雪天氣,冰凍災情加劇。全區公路因路面結冰交通中斷167條,其中國道1條、省道4條、縣道55條、鄉道88條、村道19條。經過搶修和12日天氣回暖,目前大部分已經暢通。

????廣西電網所轄桂林供電局網區有15條輸電線路的高海拔區段發生覆冰情況,但無嚴重覆冰線路,有3條跳閘線路停運搶修。

????針對當前的災情,11日,自治區黨委書記郭聲琨、自治區主席馬飚等領導深入桂林市資源縣、興安縣,自治區氣象局指導抗災工作。自治區政府11日決定:從即日起,各分管副主席率隊赴各受災市指導抗冰救災工作。

????閱讀延伸

????去年全球29.5萬人

????死于自然災害

????德國慕尼黑再保險集團發布的報告顯示,2010年全球有29.5萬人死于自然災害。報告同時顯示,去年全球自然災害總計造成約1300億美元經濟損失。

????去年全球發生有記錄的嚴重自然災害950起。按災害次數計,2010年是1980年以來自然災害第二多的年份,而且,去年自然災害次數遠超近10年來的平均值785起。

????去年發生的自然災害中,九成與惡劣氣候有關,例如風暴和洪水。

????極端天氣可能全球泛濫

????據世界氣象組織全球天氣研究計劃負責人卡西姆·阿斯拉爾卡西姆·阿斯拉爾介紹,由于大氣中溫室氣體的聚集,地球將繼續變暖,因此可能導致在未來出現氣象極端事件的增加。

????“特別是熱浪和干旱。例如,以往100年才出現一次的熱浪,將可能變為20年出現一次的程度。”卡西姆說。

????專家觀點

????把氣候研究上升到國家安全高度

????2004年2月,美GBN公司(美國全球商業網絡咨詢公司)發布了一份名為《氣候突變的情景及其對美國國家安全的意義》的報告,預言中國南方將在2010年前后發生持續整整10年的特大干旱。盡管“預言”有些聳人聽聞,但國內相關專家認為,中國應從中警醒,將氣候研究提升到國家安全的高度。

????2010年前后中國南部將持續十年干旱?

????“今后20年內,全球氣候將發生突變,一場全球性災難就擺在我們面前,成百上千的人將在自然災害中死亡?!?/p>

????“亞洲和北美洲的年平均溫度下降達2.8攝氏度,北歐下降3.3攝氏度……到2020年,歐洲沿海城市將被上升的海平面淹沒,英國將像西伯利亞一樣寒冷干燥……”

????這些“預言”來自美國五角大樓2004年向美國前總統布什遞交的一份“秘密報告”,報告警告說:今后20年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構成的威脅要超過恐怖主義。

????報告特別提到2010年的中國氣候狀況:

????中國南部地區在2010年前后將發生持續整整10年的特大干旱。中國現在“南澇北旱”的降水分布型,到時候可能變成“北澇南旱”的降水分布型。

????夏季風可以為中國帶來降水,但也會引起負面效應,如洪水可使水土流失更加嚴重。由于水汽蒸發冷卻作用的降低,會引起寒冬延長,夏季高溫增加。

????這份報告由美國國防部出資10萬美元,委托GBN公司完成。研究的出發點是設想全球氣候變化可能導致的最壞的可能性,并提出應對之策。

????“北澇南旱”的結論早已得出

????中國南部會發生持續整整10年的特大干旱嗎?中國現在的“南澇北旱”的降水分布型會變成“北澇南旱”嗎?

????通過大量的分析,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研究員羅勇繪制了從1951年到2000年我國夏季降水分布圖?!翱梢钥吹贸鰜?,我國降水集中的地區在有規律地變化著,存在著20年左右的周期。未來10年多雨區可能會重新回到北方,也就是可能在2010年左右形成了"南旱北澇"的局面。”羅勇說。

????無獨有偶,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大氣科學系教授錢維宏早在GBN報告發布前一年也得出了“南澇北旱”可能變成“北澇南旱”的結論。

????從1999年開始,錢維宏從事“近百年來我國北方地區干濕變化規律及預測方法研究”。他分析了我國2000年前160年間的有關氣溫和降水的資料發現,從1910年—1940年,我國夏季降水是南方多,北方少;從1940年—1980年,我國夏季降水是南方少,北方多;從1980年到現在,我國夏季降水又是南方多,北方少。南北降水轉型的周期為70年。錢教授說,根據70年的周期預算,從1979年開始的“南澇北旱”,到2015年左右將轉變為“南旱北澇”。

????“預言”具有啟發意義和預警價值

????針對GBN報告的預測中國科學家已經進行了三次研討。與會專家認為,雖然該報告中對全球氣候變化預測的極端情景幾乎不可能發生,但其中對中國部分的預測還是很有啟發意義和預警價值的,它提醒中國科學家將氣候變化研究上升到國家安全的高度。

????目前氣候學家對于氣候變化的研究,更多地只是涉及氣候變化對自然生態系統和社會經濟系統的影響等等,“這份報告提醒我們,氣候問題不再是一個簡單的科學問題,而是一個關系到國家安全的問題。”羅勇說。因為氣候突然變冷,會導致農業產量降低,引起食物短缺;洪水和干旱這些氣候極端事件將導致淡水供應和水質降低;冰和風暴將導致戰略性化石能源的供應中斷。“這些都會直接關系到國家安全?!?/p>

????“必須指出的是,GBN報告描述的情景僅是極端的情況,也許發生在某些地區,但不會是全球所有地區,而且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很小?!保ū緢缶C合報道)

分享到:
-

-

相關閱讀青島新聞

我要評論 提取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島新聞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安市| 望谟县| 沁水县| 南华县| 蓝山县| 昌吉市| 乌苏市| 汝阳县| 灵台县| 分宜县| 沙湾县| 千阳县| 灌南县| 中江县| 江口县| 河间市| 九江县| 汶上县| 留坝县| 旌德县| 上虞市| 衡南县| 南郑县| 尉氏县| 河南省| 昌宁县| 惠东县| 六盘水市| 肇州县| 林州市| 上林县| 桃园县| 美姑县| 东宁县| 涿州市| 磴口县| 吉林市| 嘉荫县| 营山县| 丹巴县| 垫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