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17日),中國校友會網發布《2011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引人關注的是,“校友捐贈”首次納入其評價體系,同時發布的“2011中國造富大學排行榜”(如左表)也引來爭議。 該排行榜首次將“校友捐贈”作為評價大學綜合實力的標準之一。在其發布的排行榜中,浙江大學上升至第三名,就得益于其在“校友捐贈”等方面的最佳表現。 在“2011中國造富大學排行榜”上,北京大學以造就了79個億萬富豪而高居榜首,這也是連續3年問鼎中國“造富搖籃”。清華大學有70人,名列第二。浙江大學有66人,名列第三。復旦大學有46人,名列第四。中國人民大學居第五,有30人。調查顯示,擁有大學教育背景富豪企業家在IT業、制造和醫藥等高科技行業的“創富優勢”遠高于其他行業。 湖北高校的表現也不錯,武大和華科因各造就了17個億萬富豪,在排行榜中并列第十。武大2010年最富有的校友是絲寶集團董事長梁亮勝(176億);海康威視的創始人龔虹嘉則以120億的身價成為華科的最富有校友。此外,進入該榜單的湖北高校還有武漢科技大學(排第32名,7個富豪)、武漢理工大學(排第49名,4個富豪)、華中師范大學(排第61名,3個富豪)。 “大學怎能依據錢排行?”“經濟上的成功難道就是教育的成功?”在微博上,有網友對此大學排行表示質疑。 該課題組負責人就此表示,“校友捐贈”是歐美世界著名大學的常態,是對大學教育成果的重要檢驗,已成為評價世界一流大學和檢驗校長執行力的重要標準。同時,在國家最新“985”工程大學三期評價指標體系中,也新增加“學校獲得的捐款在學校經費中所占的比例”的指標。而大學“造富”能力凸顯,有望成為中國大學又一職能。“校友捐贈的數據很難核實,不排除有水分的可能。大學更不是培養億萬富翁的地方。”高校評價專家、武漢大學教授邱均平表示,大學應回歸它最本質的職能。在“武大”版的大學排行榜名中,主要標準就是辦學資源、教學水平、科學研究和學校聲譽四個方面,“武大”版榜單今年還首次單獨列出中國大學分學科類型競爭力排行榜。(記者陳博雷 通訊員張全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