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海冰襲擊黃渤海 ????記者19日在國家海洋局北海預報中心的衛星云圖上看到,黃渤海近岸海域,從遼寧省長興島以南海域至山東省龍口港附近海域,已經全部被寬窄不一的帶狀海冰所覆蓋,一般冰厚5厘米至20厘米不等,遼東灣最大冰厚達到35厘米。 ????在山東膠州灣的東營村漁港碼頭,數百艘漁船連成一片,被封凍在海冰中一動不動。 ????國家海洋局北海預報中心副總工程師郭可彩說:“今年海冰冰情屬于常冰年,較去年要輕,但相比前幾年暖冬還是要重一些,目前約三分之一渤海海面被海冰覆蓋。” 損失仍是“未知數” ????膠州灣紅島水產養殖戶趙宇昌今年養了約50畝海參,他說:“每天上午都要在海參池冰面上砸洞給海參通氧氣,但最近冰越結越厚,近岸處已經有七八厘米了,破冰也越來越費勁了。” ????在談到今年的具體損失時,趙宇昌說:“這得等到春天冰化了以后,潛水員下去看具體損失才能有數,影響肯定是有,而且還不小。” ????山東省膠南市的水產養殖戶郭加春今年也選擇了養殖海參,他說:“我基本上每天都給海參池換水,前兩天撈了三四斤海參上來,死了不少。”而膠州灣的孫先生則選擇用增氧機為海參池增氧,每天增氧機需要工作8小時,加上海參育苗車間的鍋爐費用,今年在保暖增氧上可能要花費30萬元。 ????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專家近日赴遼東灣實地查看,當地漁民介紹今年損失雖比去年少,但仍會有30%左右的損失。 該由誰來“埋單”? ????郭可彩告訴記者,黃渤海沿岸屢次拉響海冰警報,對漁業養殖造成的風險如何轉嫁,怎樣盡可能減輕漁民遭受的經濟損失,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山東省海水養殖研究所副所長王勇強研究員認為,漁民參加漁業保險應該是轉嫁風險的重要措施,但是由于沒有政策支持以及損失評估困難等原因,我國漁業保險面臨困境。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市分公司副總經理趙佳民分析,“近年來國家對于農業保險支持力度很大,農民只需支付不到20%的保險費用就能投保,但是水產養殖保險和船舶財產保險卻沒有國家財政支持。保險公司考慮到漁業風險高,沒有財政補貼兜底,所以不敢做。” ????趙佳民介紹,漁業保險中還存在很高的道德風險。“我們在上世紀80年代也做過水產養殖保險,但是當臺風來臨之前,有些養殖戶故意將養殖的水產品沉入水底。當保險公司理賠完之后又將水產品撈上來,這讓保險公司在評估損失方面很困難。” ????此外,漁民對漁業保險認識不足,參與率不高也是保險公司不敢做此類保險的原因。“保險應該是千家萬戶保一戶,如果就兩家投保漁業保險,對保險公司來講就成了賭博。”趙佳民說。 ????業內人士認為,今后國家在推進政策性農業保險過程中,應給予漁業保險一定財政補貼,降低漁民投保成本;講解有關詐騙保險一定金額可構成刑事犯罪的規定,降低漁業保險中的道德風險。 (新華社記者 張旭東 徐 冰) |
上一篇:感動青島十佳人物揭曉
下一篇:鄭州在建七層鋼構樓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