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心!水桶有毒 業內人士稱廢棄光盤、洋垃圾制黑桶,比賣水賺錢非秘密 長期以來,公眾始終關注礦泉水的水質好壞,但很多人忽視了盛水器具的衛生問題。許多“出身”不明的飲用水桶,甚至用廢棄光盤、洋垃圾制成。飲用水行業專家稱,長期飲用黑桶裝的水,則會損害人體消化、神經系統,導致頭昏、胃痛等多種疾病。 業內自曝 “水不掙錢,桶才掙錢” “許多供水站看似做的是水的生意,其實真正做的是桶的生意。”在這一行摸爬滾打多年的小余道出其中的門道:賣水不掙錢,賣桶才掙錢。 看似一樣的形狀,其實市場上所售的飲用水桶的材質千差萬別。 山東省飲料行業協會一位專家介紹,目前市場上出現的飲用水桶分為四類:食品級的全新料PC(學名聚碳酸酯)桶、非食品級的PC桶、PET(學名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桶和用廢舊塑料、劣質廢料、廢棄光盤甚至洋垃圾等制成的黑桶。 這位專家指出,根據國家質檢總局關于食品塑料包裝的相關規定,PET桶不屬于食品用塑料包裝、容器、工具等制品發證范圍。 循環使用的桶必須由聚碳酸酯(PC)材料制成,以保障多次回收后桶的完好質量;嚴禁使用廢料和回收舊PC料制成的桶或瓶。 這位專家解釋,PET材料在承受高溫時會產生有害物質,嚴重威脅消費者身心健康;長期飲用黑桶裝的水,則會損害人體消化、神經系統,導致頭昏、胃痛等多種疾病。 “真正符合衛生安全標準的只有第一種,但目前PET桶和黑桶卻在市場上大肆橫行。”上述專家稱。 價格比較 “黑白”水桶 成本差十幾倍 一家飲用水公司的負責人陳建海介紹,國內生產食品級的全新料PC桶的母料目前全部進口自德國和美國,每噸原料價格為2.7萬元左右,這導致其成本價較高,批發價為每只30多元。 “隨著水廠競爭加劇,一些廠家為了謀取最大利潤,就開始在飲用水桶上做文章,竭力壓低飲用水桶的成本價。”山東省飲料行業協會上述專家說。 相比于正規廠家PC桶的高成本,一些廠家生產的PET桶和黑桶的價格之低,令人咋舌。 “在臨沂批發市場,一只PET桶的批發價只有6.7元;在浙江等南方省份,專門制作售賣黑桶的廠家,每只黑桶的批發價是15-25元,而且因黑桶的材質不同而不同,往往摻的雜質越多越便宜。”山東省飲料行業協會上述專家說。 監管困境 水桶材料 尚無國家標準 “規范聚碳酸酯飲用水桶的行業標準應是當務之急。”山東省飲料行業協會專家強調。 但該專家表示,PET桶等其他材料加工制作的飲用水桶尚沒有國家或行業產品標準規范,也沒有不允許生產使用的禁令,部分企業標準或地方標準在引用相關衛生性能標準時有漏項行為,易產生質量漏洞。 另外,該專家稱,一些企業將損壞、淘汰的飲用水桶出售給黑桶加工廠家,從而造成行業內部的惡性循環。因此,飲用水桶淘汰后回收、運輸及處置等環節的問題,值得有關部門研究解決,應按照食品衛生法的有關規定制定相應法規。 如何識別好桶 肉眼觀察,有的飲用水桶透明光滑,呈純正的淡藍色,質地均勻無雜質,這種是正規的飲用水桶。 如果外觀昏暗、沉悶,呈暗藍色、青色,色彩暗淡不均勻,透明度較差,桶壁多黑點;還有的呈乳白色,表面粗糙,劃痕多,且透明度差,消費者就要謹慎購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