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據新華社電 不久前,由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啟動的一項最新調查表明,洞庭湖江豚數量總體仍呈下降趨勢。專家預測,如果現狀依舊,在未來15年內江豚即將滅絕。 ????2月12日,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正式公布今年年初洞庭湖江豚考察結果。這次由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組織的江豚調查活動,吸引了來自各行業的志愿者代表。他們首度與科學家和來自林業、漁業、環保等相關行業專家,首次在洞庭湖區域使用水下聲吶系統開展監測,借此更科學地了解洞庭湖江豚的數量和分布狀況。 ????記者了解到,這次歷時25小時、行程約170公里的考察,共記錄到江豚48次,106頭。“這次考察結果表明,洞庭湖江豚數量上雖然沒有大的變化,但總的趨勢仍在下降。”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王克雄說。 ????此前,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已于2009年、2010年,在洞庭湖、長江水位最低的1月中旬,開展了兩次江豚同期調查,江豚生存狀況都不容樂觀。 ????長江干流曾是豚類最理想的棲息環境,但隨著人類活動的擴展,長江豚類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記者采訪了解到,采砂作業一直是湖區長江江豚生存面臨的威脅之一。 ????此外,一些漁政部門專家認為,非法漁業影響洞庭湖的長江江豚生存。在洞庭湖中,電捕魚、定置網作業是導致枯水期江豚死亡的直接原因。 ????漁民從事電捕魚的作業區通常是江豚的分布區。電捕魚的電場不但能擊斃不同大小的魚類,而且能擊斃江豚,顯然,在這些水域進行的電捕魚作業,自然增加了傷害江豚的幾率。 ????洞庭湖江豚生存狀況引起業內人士廣泛關注。目前,建立保護區、人工和半自然養殖基地是我國淡水豚類研究和保護工作最重要的策略。而湖南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趙啟鴻則認為,除了提升保護區級別外,更重要的是加強保護區管理,尤其是加強對非法漁業活動的控制和打擊力度。(記者 黃興華) |
上一篇:流浪貓酷似伏地魔無人敢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