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東風-21丙常規導彈方隊。記者孫學寶攝
解放軍還有很多“殺手锏”
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網站2月16日報道 發展反艦彈道導彈能力是中國眾多在建軍事項目之一。美國航母有強大的戰斗力,當它們靠近中國大陸時,中方的反應是可以理解的。
中國發展反艦彈道導彈不太可能打破亞洲現有格局,理由如下:耍從1500至2000公里外向一艘航母發射彈道導彈,那么導彈大約要飛行10至13分鐘才能抵達目標。航母肯定能意識到導彈正在接近,在20秒到30秒內它能移動約300至350米。航母和護衛艦還配備有干擾發射臺、誘餌及干擾物投射器。完繁的導彈防御體系會為航母提供防御。
不過,襲擊者可以同時發射多枚導彈來迷惑對方的導彈防御系統。譬如,可以用沒有末段修正系統的導彈來吸引對方的導彈防御系統發射保護性的攔截導彈,然后用更精確的導彈來襲擊航母本體。
除彈道導彈以外,中國還可能使用巡航導彈,如配有核彈頭的東海10(或長劍-10)巡航導彈,或是配有常規彈頭的C-602、C-802或 C-803導彈。這些導彈可以從飛機、艦船或潛艇上發射,能從幾個不同的方向接近目標。另外,彈道導彈或巡航導彈可運載核彈頭并在目標艦船的上空爆炸,以破壞其電子設備。就連使用魚雷或水雷都足以對美國航母的行動造成影響。
中國可以利用海上偵察機、潛艇、衛星、超視距雷達或漁船來追蹤美國艦船。
最后的結果是:無論是攻是守美軍都無法穩操勝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