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一遇的嚴重旱情,全社會關注。有關水資源保護利用以及水利工程建設問題,也成為參會代表尤其是基層人大代表熱烈議論的話題。 ????目前,青島已連續140多天無有效降水,全市420萬畝小麥普遍受旱,小麥減產已成定局,個別澆不上水的麥田有可能絕產,一些村莊人畜飲水也出現了限時限量供應,形勢非常嚴峻。大家認為,發展現代農業,確保農產品供應和安全,水資源保護利用和水利工程建設不能忽視。 ??? 趙波代表:水利是農業第一要務 ????膠州市里岔鎮良鄉一村趙波代表認為,今年嚴重的旱情再一次提醒我們:水利是農業第一要務不是虛言。 ????像我們良鄉一村,耕地主要分成兩大部分,一部分是山嶺下面的約800畝,一部分是山嶺上面的約300畝。嶺下的地今年還能想辦法澆,可以打機井;但嶺上的地,由于打不出水,基本澆不上水了。實際上,我們測算過,如果把水引到嶺上,那300畝地可大幅度提高收益。現在這些地只能種點糧食,澆水靠天,土質不好,產量很低;有了水澆條件,就可以改良土壤,種植經濟作物,收入可成倍提高。 ????要解決農民靠天吃飯的問題,尤其是對不具備水澆條件的農田,政府要起主導作用,要統一協調,因為興修水利工程,涉及到修路占地、拉電等配套設施,單靠一戶一村解決不了。同時還要加強水資源保護和利用,通過修建平塘、河溝等截留雨水。 ??? 呂英志代表:灌溉方式幾十年不變 ????萊西市日莊鎮副鎮長呂英志代表說,這些年,農村生活條件發生了很大變化,比如都搞了“五化”,農村環境好了,都辦了養老保障、合作醫療等,收入低的家庭的生活也有了保障,但農田水澆條件變化真不太大。20年前,老百姓用柴油機帶動抽水機從井里抽水,手持水管頭澆麥,現在還是這樣。 ????現在的水利投資體制是,大中型水利設施由國家投,但“末系”即基本農田,只有靠老百姓自己投,可百姓自己不愿做,也做不了。現在干旱嚴重,小麥澆不上水甚至會絕產,但老百姓自己也有一筆賬,我澆一遍水就要花75元,還要耽誤我一天時間,如果進城打工,一天就能掙100元,費那么多功夫澆水,到頭來收獲了,一畝麥子也就1000多元,去掉成本,還不如打幾天工掙的錢多。所以,盡管旱情那么嚴重,政府從大局考慮急,老百姓從自己的賬本考慮,不急。 ????老百姓當然不愿意看著小麥減產,關鍵是澆水不方便、費用高。所以,今后農田水利還是要由政府統籌起來,有一個長遠的規劃,形成一個良性的投資體制。 ??? 李孝壽代表:干旱是天災,也有教訓 ????即墨市北安街道李家嶺村黨支部書記李孝壽代表表示,今年的嚴重旱情,是天災,但也有很多教訓,需要好好地反思。 ????過去,每到冬季來到,老百姓給小麥澆完過冬水,就會挖溝渠、打大口井,為農田灌溉做準備。近些年,風調雨順,大家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水利設施的作用。 ????我們村靠近宋化泉水庫,以前曾修了很多水利設施,包括引水用的溝渠、小塘壩等,可現在,原有的溝渠平了,被輕易地破壞了,有的年久失修,不能用了。 ????今后,應加大投入,立足長遠,科學規劃,把過去多年的欠賬好好還一還。同時還要徹底解決老百姓吃水安全問題;那么多年了,還有很多村吃不上自來水,百姓的日常生活都受到很大影響;我們的經濟實力很強了,可還存在這樣的事,非常不應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