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稅起征點提高 你能省下多少錢? 個人所得稅工薪所得費用扣除標準將調整 早報記者提前請專家給你算算賬 提高個稅起征點,這幾乎是近兩年來最經久不衰的話題,每隔幾個月都要被拿出來呼吁,但始終沒有成真。終于在前天,由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給出了明確說法,我國將提高個人所得稅工薪所得費用扣除標準,“這是我們今年給老百姓辦的第一件實事”。 當天,溫家寶總理與網友在線交流時表示,“這已經列入國務院的議事日程,禮拜三就討論。”他說,“國務院討論決定以后,將報人大批準。” 至此,少交個稅、多留些錢在手中成為廣大市民可以期待的利好。個稅起征點提高,你能省下多少錢?早報記者就此展開采訪。 反響 七成人支持提高起征點 “一直盼著提高個稅起征點,現在總理說話了,終于有盼頭了。”市民趙先生說,他和妻子都是大學畢業后移居青島的,生活壓力很大。雖說兩人每個月有八九千元的家庭總收入,每月到頭來差不多只能剩下幾百元。趙先生說,眼看兩邊的父母也到了容易長病的年紀,家庭醫藥支出還要看漲,“在外面看是白領,其實生活并不寬裕,消費力很低。”他說,這次個稅起征點提高,他每月能節省幾百元,這對家庭也是不小幫助。 記者采訪了解到,對多數工薪層來說,個稅雖說只有幾十元到上千元不等,但相比于收入,占比并不小。所以這塊稅收的減免,很多市民都長期關注。記者隨機采訪的市民中,七成贊成起征點繼續提高,并表示會持續關注到底會提到多少。 計算 只要提就能省不少錢 市地稅局有關人員告訴記者,我國現行個人所得稅免征額共調整過兩次,一次是2006年,免征額從800元提高到1600元;第二次是2008年,免征額從1600元調整到2000元。 目前,對于個稅起征點從2000元提高到多少,有政協委員、人大代表建議提高到3000元,也有專家認為應該提高到5000元以上。 根據個稅計算公式,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記者粗略計算,一個月薪5000元的市民,在目前2000元起征點上,交納的個稅是(5000-2000)×15%-125=325元。 如果,起征點提高到3000元,交納的個稅是(5000-3000)×10%-25=175元。 如果,起征點提高到5000元,交納的個稅是5000-5000=0元。 這樣計算,起征點提高到3000元,少交稅150元;起征點提高到5000元,少交稅325元。 記者以此模式進一步推廣計算,假如將扣除標準提高至3000元/月,月薪為3000元的納稅人稅負比目前減少75元/月,月薪為10000元的納稅人稅負減少200元/月,月薪為100000元的納稅人稅負減少400元/月。 假如將扣除標準提高至5000元/月,月薪為5000元及以下的納稅人稅負為零,月薪為10000元的納稅人稅負減少600元/月,月薪為100000元的納稅人稅負減少1200元/月。 業界 兩種手段應雙管齊下 對于即將成真的降個稅,島城部分經濟界人士也表達了看法。 “真沒想到。”市地稅局個稅領域有關人士表示,即便是1個月以前,業界對今年提高個稅起征點仍有很大疑問。流行的看法是在起征點不變的情況下,通過減少稅級的方法調整稅收體系 (將工資薪金所得9級稅率減少到5級,最高邊際稅率也相應降低)。 據介紹,“提高起征點”、“減少稅級”是個稅體系調整的兩種手段。提高起征點有利于中低收入者,因為一旦起征點超過自己收入,就不用納稅了,但對中高收入者影響不大。“減少稅級”則是對所有納稅人都有利,中低收入者納稅也會相應減少,但不會就此免稅。 有業內人士認為,目前中國東西、南北經濟發展差距很大,收入相差懸殊,只提高起征點難以實現公平稅負。比方說,“2000元收入在北京、上海很難混下去,到西北省份卻能過得不錯”。“提高起征點”是最直接的降低稅負辦法,但長久來看,“減少稅級”也是勢在必行。因此,要完善稅制,兩者應雙管齊下。 市場 讓“稅”于民必將拉動消費 “一直說拉動內需、刺激消費,但老百姓手中的錢就那么多,刺激不如讓稅于民。”市商務局有關負責人說,近年來,我市商貿服務業發展勢頭不錯,社會零售品總額每年都有兩位數的增長。然而,民間的錢少,仍然成為制約內需消費更快發展的瓶頸,降低個稅稅負,以及“十二五”期間要做的收入分配改革,都將為民間消費注入動力。 北方國貿集團董事長李其溫說,個稅起征點提高后,直接減少的額度雖然不多,但會提振市民的消費信心。他說:“市民手中錢多了,自然會通過消費來改善自身生活,內需自然就擴大了。”他堅信,隨著“十二五”收入分配改革的推進,商貿流通領域的“蛋糕”會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