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月26日,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頒布了《湖南省保障和改善民生實施綱要(2011-2015年)》《綱要》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八大工程:就業增收工程、社會保障工程、素質提升工程、全民健康工程、安居宜居工程、暢通工程、安全工程、解困工程。按照《綱要》,到2015年,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突出民生問題將得到較好解決,全省民生狀況得到顯著改善,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提升,讓人民群眾過上美好的幸福 前段時間網上熱傳的一則消息說中國的GDP總量已經超越了日本,成為距美國之后第二個經濟大國,消息的真實性毋庸置疑,按說中國民眾應該歡欣鼓舞才對,然而實際情況是,從政府到民間,面對這樣的成績大家似乎都很冷靜,甚至被普遍認為“意義不大”不值得炫耀。為什么?其實很好理解,數據說明一切?!皳澜玢y行2009年的數據顯示,全球213個國家和地區,中國的人均GDP排名在124位。人均GDP為3800美元,在全球排在105位左右……” 這些數據告訴我們什么呢——中國依然是世界上較貧窮的國家之一,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長。 在當前復雜的國際環境下,發展經濟固然是刻不容緩的“硬道理”,然而我們發展經濟的終極目標又是什么呢?自然是“讓人民過上幸福的生活”,我們科學發展觀的終極目標不也是“實現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發展,人的全面發展嗎?”所以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前提下,我們各級政府把改善民生作為經濟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民眾收入多少,生活水平和質量的高低,以及“幸福感”的高低,作為體現GDP含金量的標尺,才是真正貫徹“科學發展”的正確做法。對此我們的“對手”日本就算是“葡萄酸”的表態“日本將不會與中國競爭GDP排名,我們搞經濟不是為了爭排名,而是為了使日本國民過上幸福的生活”不也是很值得我們借鑒嗎? 中國有13億人口,這絕對是一個政府必須面對的事實,溫總理說,一個很小的問題,乘以13億,都會變成一個大問題。一個很大的總量,除以13億,都會變成一個小的數目。作為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泱泱大國,只有把民生問題解決好了,百姓才會安心、社會才會穩定。同樣作為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領導的以“為人民服務”為理念的政府,也只有順應時代和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不斷與時俱進的調整執政理念,我們的政府才能真正履行起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職責,才真正有利于“和諧社會”的構建和發展。 “十二五”新的一輪五年規劃又開始了,對此湖南省政府積極轉變執政理念,將民生發展放在重要位置,積極頒布本省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規劃性、綱領性文件,并提出“讓百姓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的口號,從根本上說不也是轉變執政理念、踐行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嗎?“改善民生”是個大課題,湖南行動了,他為我們傳遞出了地方對“改善民生”所持的積極態度和所做的積極努力,這是一個好的信號,相信其他省市也會做,并且會逐步完善這個大課題,因為民生問題做好了,和諧社會的構建目標就離我們更近了,這也正是我們所期待的。(孟憲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