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更多網上媒體 新聞中心> 專題> 時政類 > 正文

鄭曉幸:建議加大對秦巴山區(qū)文化扶持力度

1
青島新聞網 2011-03-06 09:40:17 人民網    新聞報料

  “加快秦巴山區(qū)(四川部分)文化扶貧開發(fā),是解決老區(qū)人民盡快脫貧致富過上小康生活緊迫的民生問題,是‘思源回報’老區(qū)人民的迫切需要。”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文化廳廳長鄭曉幸如是說。

  秦巴山區(qū)(四川部分)涵蓋了四川5市28縣1174個鄉(xiāng)(鎮(zhèn)),占全省總面積的38.53%,人口占全省的38.53%。秦巴山區(qū)既是革命老區(qū)、地震災區(qū),也是全國典型的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qū),屬川陜革命根據地(全國第二大蘇區(qū))的核心區(qū)域。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徐向前、李先念等曾在這里浴血奮戰(zhàn)。“當年12萬巴中兒女參加紅軍,有4萬多人壯烈犧牲,2.5萬人成為革命烈士,27人成為共和國第一代將軍。”

  鄭曉幸說,秦巴山區(qū)(四川部分)的文化建設還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文化基礎設施嚴重滯后。該區(qū)域地處山區(qū),經濟十分落后,文化的發(fā)展遠遠落后于全國。“舉個例子,巴中是全省唯一沒有市級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大劇院、體育館的市,只配有兩臺‘流動舞臺車’,送文化下鄉(xiāng)很難深入基層。”鄭曉幸對記者說。二是公共文化服務經費難以保障。公共文化設施經費增幅明顯偏低,而且,用于公共文化事業(yè)的經費投入缺乏剛性指標,加上地方財政的困難,使得公共文化服務缺少必要的經費保障。三是基層人員編制奇缺力量薄弱。由于條件艱苦,待遇低,留不住文化骨干。四是文化災后重建面臨特殊問題。災后重建的文化基礎設施起點高,規(guī)模大,但由于運行成本遠遠高于以往(全自動化管理),其后期運轉反而成了當地文化部門的一塊“心病”。有的地方為節(jié)約開支,一把“將軍鎖”熄滅了廣大群眾參與文化活動的激情,從而導致群眾戲稱這些文化設施是“生得偉大、獲得艱辛、死了可惜。”

  鄭曉幸提出了五點建議。第一,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首先是加大資金投入力度,中央財政優(yōu)先對設施設備陳舊落后的革命老區(qū)地市、縣級未達標圖書館、文化館新建、改改擴建工程進行資金補助,取消地方財政配套。第二,實施文化扶貧開發(fā)政策。建議國家給予特殊政策幫扶革命老區(qū),安排專項轉移資金扶持公共文化設施設備建設,四川革命老區(qū)享受中央提高鄉(xiāng)鎮(zhèn)綜合文化站補助標準的傾斜政策。第三,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夯實革命老區(qū)基層文化陣地,實現“縣有圖書館文化館”、“鄉(xiāng)有綜合文化站”、“社區(qū)有文化活動中心”、“村有文化活動室”,讓老區(qū)人民就進快捷方便地享受公益文化。第四,加強基層人才隊伍建設。建議把基層隊伍建設納入十二五規(guī)劃,落實圖書館、文化館站人員編制,每個鄉(xiāng)鎮(zhèn)綜合文化站至少配備1-2名文化專職人員,大的鄉(xiāng)鎮(zhèn)還要增加編制,保障公共文化服務的正常開展。建議中央財政專項列支每年為老區(qū)培養(yǎng)(訓)基層文化實用人才,省、市(州)制定“基層文化隊伍培訓項目計劃”,舉辦基層文化專干培訓班。第五,試行鄉(xiāng)鎮(zhèn)文化站管理新體制。建議請國家相關部委成立督導組,到革命老區(qū)進行調研,結合實際情況,在老區(qū)試點將鄉(xiāng)鎮(zhèn)文化站文化專干的人事關系和工資關系放在縣級文化行政主管部門,實現“管人、管錢、管事”三者相統(tǒng)一。

  鄭曉幸表示,四川文化整體上發(fā)展好不好,一定程度上取決于革命老區(qū)文化的發(fā)展。因此,加大對秦巴山區(qū)文化扶持力度刻不容緩。

-
相關鏈接

上一篇:史大卓:加強護理隊伍建設 實行合同護士同工同酬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平区| 乌审旗| 称多县| 红安县| 根河市| 万宁市| 德惠市| 平利县| 兴山县| 安顺市| 晋江市| 巴青县| 行唐县| 郎溪县| 曲麻莱县| 沂源县| 张家界市| 武山县| 襄汾县| 长泰县| 大足县| 黔江区| 沿河| 桦川县| 沙洋县| 新兴县| 科技| 莫力| 龙口市| 虞城县| 沭阳县| 临朐县| 隆尧县| 连州市| 佛教| 磐石市| 桑日县| 绩溪县| 会宁县| 维西| 苍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