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網北京3月7日電(記者白瀛、余曉潔)“現在整個文化狀態是比較浮躁的?!薄拔幕_實不能一味地產業化,產業化就要賺錢,自然就要媚俗?!比珖舜蟠怼⑻旖蚴凶骷覅f會黨組成員趙玫7日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說,文藝工作者應當謹防金錢成為支配心靈的力量,謹防由市場來決定人們精神價值的取向。 ????趙玫代表說:“溫總理在這次政府工作報告中告誡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社會各個領域存在的不平衡,不協調,有可能制約可持續發展的諸多問題。同樣在我們文藝戰線,尤其是我自己身處的文學界,文學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p> ????她說,這種挑戰首先來自于網絡、傳媒等“泛文化”的沖擊。如今這種浮泛的文化現象,已經滲透到社會的各個角落。這種文化的樣式雖然能博得掌聲,但多數缺乏人文精神的深層關照,有些甚至僅僅是為了“迎合”。文藝的進步當然不能只憑靠如此浮躁的、追名逐利的甚而急功近利的運作。 ????同樣的挑戰來自于“市場化”的沖擊。她說,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文化要兼顧公益性的文化事業和經營性的文化產業,目前圖書出版業已經進入市場化,但實際上很多被市場看好并暢銷的作品,已經喪失了文學的品格。 ????她說,文藝工作者應當警惕,謹防金錢成為支配心靈的力量,謹防由市場來決定人們精神價值的取向。“市場化的今天,能靜下心來讀書的人越來越少。諸多出版物低俗淺薄,喪失人文思考。一些影視或戲劇熱衷于將以往的經典重復作淺層次的改編,放棄了精心打造能歷久不衰的優秀原創作品。這是我們必須警醒的?!?/p> ????“我想起去年在長江上游探訪重慶李莊,我們看了抗戰時期住在那里的梁思成、林徽因等一大批文化名流,在缺衣少食的艱苦環境中,卻依舊鍥而不舍地研究著他們各自的學問。在他們身上,我們感受到了一種深沉的文化,更感受到了他們作為知識分子所擔當的那一份民族的責任心。我們現在需要的是他們所體現的那種,像《離騷》中提到的‘雖九死其猶未悔’的人文精神。”趙玫代表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