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不逢時的追夢人 “20年前,他曾在北京西單地鐵站過道里和著錄音機賣過唱。而那個年代,人們還羞于在人前大聲唱歌。為了學歌,他還上過金鐵霖和蔣大為當年開辦的聲樂班。” 視頻上穿著打扮鄉土氣十足的農民朱之文,確實又是一個與眾不同的農民。 他甚至還在北京西單的地鐵站過道里,和著錄音機賣過唱。而那個年代,人們還羞于在人前大聲唱歌,更不知網絡為何物。于是,當任月麗抱著吉他出現在今年春晚的舞臺上時,朱之文只能在家里盯著那臺屏幕上滿是雪花的電視機萬千感慨。 據朱之文的妻子回憶,上世紀90年代初,朱之文曾經前往北京打工,并且在地鐵里賣唱,而且收入還算不錯,“一個月唱歌能賺個三百多塊吧,加上他還給人家打零工。”但是無論朱之文在外面賺多少錢,似乎總跟家里沒有太多的關系,因為他賺的錢,總會被他花光,“有時候過年他回來,聽他說過他在北京的事,”朱之訓回憶,弟弟曾有一次很驕傲的對他說,自己曾有幸跟金鐵霖和蔣大為見過面,還上過他們開辦的聲樂班。但是這些事只能讓朱之訓更不滿意:“學那個有啥用來?能填飽肚子,能給咱娘翻修房子,能讓你媳婦兒孩子餓不著?” 但是朱之文依然在北京堅持著,可惜的是,當時沒有網絡,沒有拍客,雖然他的歌聲感動過不少人,但是在當時更多的人看來,他與其他的賣唱者一樣,只是一個窮困潦倒的人,高雅音樂與他無關,成為明星出現在舞臺上與他也無關。 一直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朱之文的母親發了脾氣,才把兒子從北京喊了回來,“回來之后翻修了一下現在的房子,不然現在的房子更破。”而朱之文的妻子也頗不理解丈夫的舉動,她甚至為此跟丈夫吵架,“大人可以將就,孩子呢?人家的孩子吃啥,咱的孩子吃啥?總得給孩子攢點錢啊!”可以說,在朱之文走紅之前,一家人對他的生活方式頗為不滿,然而這依然未能改變他的追求,每每談及此事,朱之文的妻子總會潸然淚下。 一直到了今年,因為一臺選秀節目,因為網絡,朱之文紅了,堅持多年的追逐終于有了一個結果,這也讓朱之訓有些慶幸:“現在想想,當時自己不該攔著他唱歌,也幸虧他堅持下去了,才能有了今天這一點小小的成績。” 而更多的網友對他更是推崇備至,他成了一個“生不逢時”的草根紅人,在很多討論朱之文的話題中,一個最顯眼的話題是:“假如朱之文晚生二十年,他會怎樣?”大多數網友的答復也頗為雷同,那就是他會成為像任月麗、旭日陽剛一樣的人,可以出現在春晚的舞臺上,甚至可能會跟楊洪基一起,去吟唱“滾滾長江東逝水”。 開啟未來的鄉村明星 “在很多村民眼中,朱之文如今已經成了‘超級巨星’,他或許會在不久的將來成把成把的賺鈔票,蓋大房子,擁有自己的汽車,甚至搬離朱樓村,變成城里人……” 如果拋開癡迷歌唱這一點,或許朱之文與其他村民并無兩樣。 “他這個人其實非常的開朗活潑,而且很老實。”朱樓村的村委會書記楊依良一見到朱之文就這樣打趣他:“咋你在電視上那么木來?咋不說笑來?” 在楊依良看來,朱之文平時是一個很活潑的人,喜歡跟人開個玩笑,更喜歡沒事兒唱兩嗓子,而且在當地頗有名氣,“十里八村的,舉辦個喜事兒啥的,經常叫他去唱歌,唱一次能掙100多塊錢來。”有時候外出打工,碰上有店家開業,朱之文偶爾也會客串一把去唱兩首,叫好聲一片,“他在俺們村附近也大小算是個名人了,基本上十里八村的人都知道他。” 一個顯見的力證是,當記者在郭村鎮上打聽朱之文的老家朱樓村時,不少被問路者的第一反應是:“你們是不是去找那個會唱歌的人啊?”甚至連鄰村小賣部的老大爺也知道朱樓村有這么一個“能人”:“聽說過,朱樓村有個會唱歌的人,但是唱得好有啥?還是得賺錢不是?” 在很多村民眼中,如今朱之文已經成了“超級巨星”,他的家,他那破舊的土瓦房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會跟自己的房子一樣;他或許會在不久的將來成把成把的賺入鈔票;他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將會擁有自己的汽車;他或許將在不久的將來搬離朱樓村,變成城里人…… 只是很少有人會想到,朱之文的未來會在哪里,一個學過一些聲樂基礎,只有小學三年級文化的42歲男人,在網絡紅人輩出的今天,能否打拼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他的未來,又在哪里? 這一切,或許沒有多少人想過。 朱之文,祝夢想成真。(記者 李解 王曉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