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鞋管賣不管退;在商場購物遇到了先提價、再降價的情況和價格欺詐陷阱;在消費過程中遇到各種消費問題該如何捍衛自己的合法權益。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當天,青島新聞網打折頻道邀請青島市工商局消費者權益保護處調研員郭海源做客青島新聞網來解答網友消費過程中遇到的有典型性的問題。 投訴最多的問題是產品質量 服務和虛假廣告 主持人:在節目開始的時候,首先想請問一下,過去的一年工商局消保處接受哪一類的消費投訴最多? 市工商局消費者權益保護處調研員郭海源(以下簡稱郭調研員):總的來講,12315的申訴多的還是產品質量問題,這個是一個大問題;其次是服務問題;第三個就是一些虛假宣傳廣告造成消費者的侵害;最后就是對一些經營者的霸王條款投訴。 詳情15日上午我們在大潤發搞了一個消費維權活動,在現場我們12315受理了14個申訴,3個舉報,從申訴方面,也是圍繞質量問題、服務問題、虛假廣告、霸王條款。因為今天不是星期天,老年人多一些,一些老同志在虛假宣傳的誘導下購買了一些保健品,把保健品當成藥品來看待。很多產品夸大了保健的作用,很多的老同志都過來咨詢,我們很多部門都在宣傳,提醒教育消費者注意避免上當。 投訴類型發生轉變 網購、快遞投訴迅速上升 主持人:我想了解一下,隨著我們的生活質量的提高,消費者開始重視食品質量問題,對服務問題的投訴也逐漸增多。我想請問您覺得現在哪些新興投訴多了? 郭調研員:常規投訴中,食品多一點,因為消費量大。新興的就是網絡上的購物、快遞送貨的問題。這些現在來講,從去年國家工商局出臺的網絡監管辦法,明確規定了作為網絡平臺的經營者,有監督網絡經營者的責任,就是一些侵犯消費者權益問題,應該首先投訴到網絡平臺的經營者那里,如果在網絡上總是欺騙消費者、侵害消費者的利益,網絡平臺經營者就會給他屏蔽,不讓他繼續在網絡經營,如果沒有網絡平臺,他也得不到收益。 進一步來講,網絡平臺的經營者如果在處理這方面問題有違背公平、公正的情況,消費者無論在什么地方,應該去網絡平臺經營者所在地的當地工商行政部門申訴,各地的申訴電話都是一樣的,全國都是12315,但是前面都要加上區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