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企業報記者 徐麗艷 ????不見其人,先聞其聲。常德傳還沒有進采訪房間,記者就聽見他爽朗的笑聲。這個有著中國港口管理界“教父”稱號的青島港掌門人,管理著24000多名員工,其中有8000多名務工人員,其中新生代務工人員占40%以上。 ????“今年全國都在鬧‘用工荒’,但我們還沒有遇到這種情況。”常德傳表示,青島港剛剛結束了一批裝卸工人的招聘,招收80個員工卻有五六百人前來報名 ????對務工人員的管理問題,常德傳有著自己的一套方法:“知識改變命運,務工人員尤其是新生代務工人員對知識的渴求更強烈,因此,務工人員管理的關鍵在于有一個系統的學習平臺和透明的發展空間。” ????《中國企業報》:20多年來,青島港港口務工人員已由過去的單一裝卸工發展成機械司機、理貨員、船舶水手等20多個工種,也由原來的100多務工人員發展到現在8000多名,對于這一群體的管理,您覺得什么是最重要的? ????常主席、總裁:首先是透明化管理、系統性培訓以及晉升通道需要貫徹始終。 ????每個員工的計件分、考核項目得分每天都會公示,每個員工在完成一天作業后都可以看到自己一天的勞動成果,這種透明的管理制度對于每個員工都是一種激勵,可以讓他們在工作中有“學、趕、超”的勁頭。 ????其次是系統性的培訓,每個員工每年最少會有一次帶薪學習的機會。比如說開展務工人員“211”(每月2小時學政治、1小時學安全、1小時學業務)崗位帶薪學習等日常培訓,切實增強學習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以及設立隊內“互聯網”,創造集成式、網絡化的培訓環境,這些系統性的學習能培養他們規范的流程作業和激發創造精神。 ????第三則是通過各個技術競賽,讓每位員工都有發展自己才能的機會,并獲得發展的空間。拿裝卸工的發展來說,2010年,集團就出臺了裝卸工人評職稱的長效機制,分別是裝卸工藝員、助理裝卸工藝師、裝卸工藝師等不同的職位,使務工人員也能像知識分子一樣評職稱。每個員工考核通過了,就能獲得相應的職位,同時每個職位有300元到500元的職位補貼。 ????近年來,就有350多項員工品牌是以務工人員的名字命名的,在國家省、市、部組織的各類技能競賽中有20多名務工人員取得名次。以往“人怕出名豬怕壯”,現在管理上就是要“人要出名豬要壯”,讓員工能夠名利雙收。 ????《中國企業報》:在管理上,青島港的務工人員和普通工人有什么區別嗎?在管理中碰到過什么困難? ????常主席、總裁:“一個單子拿工資,一個食堂吃飯”,這種制度在青島港里已經實施了多年。 ????在23年內,青島港一共提了32次工資。2010年,全體員工工資收入同比增加15%,有一些務工人員的收入甚至提高了25%。2010年還針對冬、夏兩季天氣的異常情況,為裝卸一線務工人員發放了2個月的嚴寒補貼,為全體務工人員發放4個月的夏季高溫補貼。 ????目前青島港已有1/10的務工人員在本市購買了住房,1/5的務工人員子女進入了城市學堂,117人開上了私家車,過上了名副其實的城市生活。 ????青島港是一個國企,在國際金融危機時,我們堅持“不讓一個員工下崗”,為此,我們也花重金創造崗位。 ????要說務工人員管理困難,很多時候表現在認識上。比如集團提供了很多的培訓機會,包括每年組織務工人員進行技能培訓,參加集團、公司的技術大比武和基層隊的技能競賽,但有部分員工認為程序太復雜,不愿意接受培訓。學習是青島港的常規工作,即使有人不愿意做,集團也會逼著他們去學習。通過學習,過去只會搬搬抬抬的多名務工人員現在已經成為具備高技能的“金藍領”。 ????《中國企業報》:據了解,去年以來,青島港在員工培訓方面投入了2000多萬元的培訓費,您是如何看待這一大筆資金的投入、產出的? ????常主席、總裁:對于員工的培訓投入,企業會不遺余力去做這項工作,培訓資金投入的考量,不僅要考慮成本,更應該考慮產出。 ????現在員工成本增加了10%,而集團收入增加了20%,說明資金的投入可以保證有更大的產出。對于員工培訓的投入,是符合投入產出最大效用的。經過培訓,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都會被大大激發起來,對工作上的產出,是無法用具體收入表現出來的。將來,集團會繼續加大對員工培訓的力度。 ????青島港的“十二五”基本戰略目標是再造一個3億噸的青島港,2015年港口實現吞吐量6億噸,集裝箱2000萬標準箱,建成集裝卸、物流、產業三位一體、綜合實力強大、功能配套、優勢明顯、具有區域資源配置能力的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實現由世界大港向世界強港的轉變。公司要實現戰略目標,就必須依靠全港員工包括務工人員的更大努力。 ????《中國企業報》:我們知道,青島港在務工人員隊伍建設上,在健全機制、實現同工同酬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您認為怎樣才能讓務工人員對企業產生信賴感甚至依戀感? ????常主席、總裁:青島港所做的這一切,核心目標是促進務工人員“由掙錢吃飯向實現價值”的轉變,讓他們在工作上更受重用,在社會上覺得工作更加體面。 ????青島港24000多名員工中,就有8000員工是務工人員,青島港專門出臺了面向務工人員在內的“一個激勵機制”、加強“三支隊伍”(知識分子、技術工人、務工人員)建設與管理的“三個決定”以及實施細則。讓學習工作成績突出的務工人員晉升技術等級,目前共評聘中級工260多人、高級工760多人、技師21人。特別是從2010年開始,又出臺了裝卸工人評職稱的長效機制,在全港近2500名務工人員裝卸工人中評聘了193名裝卸工藝員、助理裝卸工藝師、裝卸工藝師,我覺得這些經驗可以供大家參考。 ????(3月8日 中國企業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