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氣熱起來了,日常活動及外出的機會也多了起來,相對使得原本碰觸不到的危險,一下子近在身邊。年幼的孩子認知不足,又不具備自保能力,需得依靠家長的照顧,才能杜絕這些事故發生。以下分別介紹春夏常見的昆蟲、動物傷害,幫助家長及早預防,并采取正確的處理。 ????【昆蟲篇】 ???防不勝防的小型危險物! ????相信家長都有過這樣的經驗,難得帶孩子出門一趟,卻被不知何時出現的蜜蜂打斷游興,或是回家后發現他身上多了一些紅疹子。蜜蜂、毛毛蟲及跳蚤是到郊外游玩時,潛藏在美景中的危機。如何減少這些“不速之客”的威脅,及正確處理它所造成的傷害,是爸媽在規劃出游時同樣不能忽略的! ????蜂類 ????蜂螫是夏季最常見的昆蟲傷害,一般來說,大致可分為虎頭蜂、黃蜂兩大類。黃蜂通常是蜂巢先遭受攻擊時才會螫人,螫人后蜂針隨即斷裂,故僅能攻擊1次。而虎頭蜂屬于胡蜂科,當察覺有人進入警戒范圍或蜂巢被震動時,會分泌氣味呼喚同伴主動攻擊,由于蜂針毒性強,且可連續攻擊,因而有致命的可能。 ????癥狀 ????蜜蜂毒素中的活性物質及特殊蛋白,可能引發局部性癥狀,如:局部紅腫熱痛、水腫、癢、蕁麻疹;流鼻水,及系統性癥狀:如血壓下降、頭痛、嘔吐、腹瀉、嚴重的休克等。 ????現場處理 ????家長發現小朋友被蜜蜂螫傷時,常想要自行將蜂針拔起來,但鉗子若使用不當,易夾斷蜂針,導致毒素及毒囊遺留在孩子體內,所以建議爸媽改用消毒后的針挑掉毒刺,再用優碘略作消毒后送醫,避免使用雙氧水而過度刺激傷口,亦可直接帶孩子就醫治療。 ????治療及照顧 ????醫師會依患者被叮咬的數目及身體狀態,采取不同的治療方式。如果孩子僅有局部癥狀,則采取口服抗組織胺或口服類固醇,搭配外用藥膏治療,療程約需l~2周。若孩子已出現系統性癥狀,則應盡速送至急診,由醫師評估是否使用呼吸器,或施打抗組織胺、腎上腺素及靜脈注射等。 ????現場處理 ????1。出外游玩發現正在巡邏的蜜蜂時,若無法確認它的種類,最好保持距離,別去騷擾它。若發現單飛的虎頭蜂在外盤旋,代表你已誤闖它的勢力范圍,應盡速離開。 ????2。到郊外應盡量少噴香水,以免吸引蜜蜂過來。 ????3。有些虎頭蜂會在地底筑巢,由于不容易發現,稍不小心便可能誤闖它們的警戒范圍,所以登山時應選擇已開發好的道路前進。 ????毛毛蟲 ????春夏交替及夏季,素來是蝶及蛾的幼蟲—俗稱毛毛蟲成長活動最旺盛的時候,而大家多半這時亦紛紛換上輕薄的衣物,出門踏青去。黃耀立表示,蟲類因其特殊的功能構造,能感受人所散發體溫、氣味、荷爾蒙,再加上體積小,不容易被察覺,因此若沒有做好防護,遭受蟲類襲擊的機會自然比以往來得高。 ???癥狀 ????毛毛蟲之所以會威脅寶寶健康,在于接觸到蟲體或其身上的小鞭毛,還有吸入蟲體皮屑時,均可能造成局部或全身過敏反應,而在門診中尤以“毛毛蟲皮膚炎”最為常見。毛毛蟲皮膚炎的癥狀包括:劇癢的局部多發性小紅疹、灼熱感,且多集中在衣服遮蔽不到的地方,如頸部、四肢、前胸、上背、下背等。人們若忍不住搔抓患部,會使紅疹擴散到其他部位,并引發繼發性細菌感染。 ????現場處理 ????家長若發現孩子身上某處長了密密麻麻的小紅疹,且不停地搔抓身體時,就要懷疑他是否感染毛毛蟲皮膚炎,及帶他就醫治療。 ????治療及照顧 ????針對局部感染者,通常以口服抗組織胺及外用類固醇藥膏,達到緩解的效果。如果傷口已遭抓破,還需搭配抗生素治療。而出現系統性癥狀者,則需升壓或施打抗組織胺、靜脈注射治療。感染毛毛蟲皮膚炎,雖然一段時間后可自行痊愈,但患者易因劇癢而影響生活品質,及忍不住搔抓患處,導致紅疹擴散或繼發性細菌感染,所以還是盡速治療為宜。 ????生活照顧方面,以避免搔抓患部及保持清潔為主。部分人以為沖熱水可以舒緩劇癢,事實上,熱水僅能短時間麻痹神經,但卻會使體內不斷釋放組織胺,沐浴結束后,搔癢感反倒會變得更加劇烈,大家可別搞錯啰! ????現場處理 ????無論是到郊外,或者在公園、花園游玩時,最好穿著長袖、長褲。避免在樹下、花叢等處停留過久。 ????水母 ????黃耀立表示,水母屬腔棘類動物,遇到刺激時,觸手上的刺細胞會放出卷曲的絲狀物纏住目標物,有的刺細胞末端有倒鉤或刺,能將毒液注入獵物體內,使其麻醉。水母的毒素為很強的過敏原,通常被螫傷后,癥狀很快就會顯現出來。天氣變熱,聚集到海水浴場的人潮也日益增多,大部分人都是在浮潛時,不經意碰觸到水母,或遭受攻擊。 ????癥狀 ????被水母螫傷,身上隨即產生明顯的條狀紅疹,傷口又癢又痛,而且患處還會有色素沉淀,持續約數周的時間,嚴重時還會出現全身性反應。雖然目前尚無遭水毋螫傷而喪命的案例,但在國外卻時有所聞,何況小朋友身上沒有抗體,遭受水母攻擊,反應可能比大人激烈,因此夏日進行水上活動更要當心。 ????現場處理 ????被水母螫傷應立即用鹽水沖洗傷口,刺激毒素跑出來,并略作簡單包扎后盡速送醫治療。如果受傷區域過大,或出現激烈紅腫、水泡及中毒現象,應立即前往急診治療。 ????治療及照顧 ????癥狀輕微者,采用口服抗組織胺,搭配外用類固醇藥膏治療,療程約需l~2周。而出現全身性癥狀或劇癢者,則需施打類固醇針劑及靜脈注射治療。被水母螫傷的地方,即使傷口好轉了,但搔癢感會仍然存在,因此除配合治療外,應避免搔抓傷口,防止繼發性細菌感染,甚至演變為嚴重的蜂窩狀組織炎。 ????預防措施 ????1.家長可先上網查水母容易出現的水域,盡量避開到這些環境戲水。 ????2.水中漂浮物多,相對水母來覓食的機率高,因此若發現有這樣的惰形,最好不要下水。 ????3.浮潛時,穿著整套潛水衣、防寒衣,亦可避免被水母螫傷。 ????就診科別怎么選? ????如發生上述傷害事故,爸媽該帶孩子到哪一科就診呢?如果孩子僅有局部的皮膚反應,那么至一般門診治療即可。上述傷害屬皮膚專科范圍,是家長選擇時的優先對象,其他如家醫科、內科、小兒科同樣可妥善治療。但孩子若已出現全身性的尋麻疹反應,或意識出現改變、呼吸急促,則需馬上掛急診治療。 |
上一篇:對付寶寶皮膚瘙癢護理秘訣
下一篇:春季孩子肝火旺的養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