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點擊進入: 【青青島時評】 夾嶺溝小區綠化、大沙支路3號 “民生在線”是網談平臺,政府部門與百姓在線交流,解答疑難,聽取意見和建議;“民生追訪”是落實,網民反映多、意見大的問題,就是政府部門的工作重點。解決好了,百姓拍手稱快:“咱們的政府,是真為百姓干實事的!” 這一段時間,作為“民生在線”的一名追訪記者,我跟隨區長,從網談直播間到小區的垃圾場、洗車黑市、違法建筑集中區片……區長們的服裝也由筆挺的西裝,換成了風衣、夾克;語言從莊重沉穩的表態,到體察百姓疾苦的親切問候;網上答復也由一行行貼文,變為了小區內一排排吐翠的綠樹、一條條整潔的街道;一盞盞明亮的路燈…… “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市北區區長王京文這樣說。網絡是老百姓反映社情民意的平臺,反映了就要答復,答復了就應兌現。如今,隨著落實辦理百姓熱點問題力度的增加,“民生在線”的上線人數也在逐場遞增,一場網談下來,在線參與的網民有時多達4萬人次,上線單位答復的問題,甚至數以千計。各個區市部門落實辦理的工作量,也在增加。 “民生在線”很榮幸地成為了一個反映問題的載體,成了一個有“問題”的欄目,不但有“問題”,而且“問題”很多,多到有時網民上線提問太多,服務器不勝重負。有人說,民生在線載不動這么多問題。然而,這擔子卻有堅強的臂膀,那便是上線單位的大力承擔。李滄區答復的問題多達1005個;市北區民生追訪的線下落實材料多達58頁,每一項具體的分工都責任到人;市南區在寧德路設立24小時監督點,防止商販占道回潮…… “華嚴一路周邊電線凌亂,煤池千瘡百孔,停車無序。尤其是位于華嚴一路8號的垃圾站,成了周邊所有居民的心病,一到夏天就臭氣熏天,蚊蠅亂飛,懇請領導關注并加以解決,給老百姓辦件大好事。非常感謝!”網友在“民生在線”中大聲疾呼。 線下,記者隨市南區區長華玉松來到現場追訪,看到市民反映的臟亂差的垃圾轉運站已經清理完畢。華玉松區長召集相關部門,現場拍板:添加垃圾設施清洗系統,垃圾桶每天清洗一次,切實解決垃圾異味給周邊居民帶來的影響。在場市民看到了平日很難見到的區長,感受到政府的辦事效率和真抓實干的態度,臉上流露出驚喜欣慰的笑容。 “過去,這里隨地大小便,又拉又吐到處都是,夏天蒼蠅蚊子滿天飛,附近居民的生活非常不方便。你說車往外走,怎么出?”見到記者的攝像機,裕豐小區的居民拉住記者倒苦水,“對于違法建筑,我們都聯名簽字,要求堅決取締。” 民生在線記者隨城管執法人員來到裕豐小區,對不法商販下達整改通知時,居民馬女士露出了笑容:“亂搭亂建整治了,小區環境就好了,車輛進出暢通無阻了,噪音小了,衛生也好了,好處太多了,我們非常支持,堅決取締!” 民生追訪通過視頻展示的是一個一個客觀的鏡頭,百姓如是說,領導如是說。除了話語,還有一幕幕畫面之外的鮮活鏡頭——海邊的大風,卷著工地上的沙塵,迎面撲來,一位領導帶頭和一群工作人員在區劃圖上指指畫畫。回到車上時,他們抖動頭發,車廂里塵土飛揚。記者就餐時,嘴里沙沙粒粒。 有網友稱贊民生在線給力,然而,給力的確實是那些“父母官”。民生在線只是牽線搭橋的媒人,將百姓的事說給政府聽,讓百姓的手牽到官員手中,使百姓離政府更近,政府和百姓更親,民生在線將把這個“媒”繼續更好地說下去,讓我們的生活環境更美好。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鄭板橋的這首詩,在今天,未嘗不可看做是公務員的座右銘,為百姓辦事,大事也好,小事也好,總能得到百姓的感謝和贊許。這點點滴滴的真誠關愛,讓社會更加和諧溫暖。(青島新聞網記者 周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