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島沿海一線劃出七個生態保護區 石老人在歲月中顯出“老態”,而加強保護這一具有深厚文化意義的海蝕柱景觀,也納入了我市藍色經濟區改革發展試點工作。昨天,記者從青島有關管理部門了解到,石老人保護已申請了專項資金,即將展開修復和保護工作。 風浪侵蝕沿海老地標 在午山腳下臨海斷崖南側,距岸百米處有一座17米高的石柱,形如老人坐在碧波之中,人稱“石老人”。整個石頭的造型酷似一老人以手托 昨日,記者輾轉找到了負責石老人保護的機構——嶗山區海洋與漁業局海洋管理科。工作人員李先生告訴記者,據這些年的觀察,石老人確實現狀堪憂,“露出海面的柱體存在比較明顯的風化現象,藏于海水的底座則因為海水沖刷而有所損傷。整個石老人比以前‘瘦’了不少。 ” 申請資金為石老人體檢 石老人是由斷層角礫固結而成的斷層角礫巖,斷層角礫巖強度很低,穩固性很差,很易風化剝蝕,在地表風化條件下很難保存。因此要想找到獨立于地表像石老人這么大塊的斷層角礫巖很難,要想在海面上找到更難,要想找到模樣像老人坐落在海面上仰望大海的斷層角礫巖更是難上加難。 “我們就石老人的保護問題多次咨詢過相關科研院校機構,此外,工作人員會不定時到現場查看,并向當地居民了解情況。 ”李先生透露,在今年3月份,嶗山區海洋與漁業局已向嶗山區政府遞交了相關材料,以申請石老人保護初步論證的專項資金,“資金到位之后,我們將邀請專業機構就石老人的修復和保護進行論證,然后制定詳細的規劃。論證通過之后,再申請后期修復和保護專項資金。”李先生介紹道。 建立東西兩大度假集群 隨著藍色經濟區的建設,石老人的保護也進入了快車道。據悉,今年,我市將開展周年性的連續資源調查、環境監測,加強保護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到2013年,新建和升級一批各類保護區,到2015年,基本形成比較完善的海洋與漁業保護區體系。 另外,石老人周邊也將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將打造成國內外知名的旅游休閑度假區。到2013年,石老人、瑯琊臺、田橫島、鳳凰島、溫泉、靈山灣、仰口等七大度假區建設都將取得積極進展。到2015年,形成我市東、西兩大度假集群。(記者 鞏合生 趙偉) 七個海洋自然保護區 記者從《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示范區建設圖》上看到,上面共標注了7個自然區,除了石老人海蝕柱保護保護區,其他6處分別為:靈山島自然保護區、大公島島嶼生態系統自然保護區、文昌魚水生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匯泉灣東部珍稀海洋動物自然保護區、長門巖自然保護區、膠州灣海洋特殊保護區。另外,還劃定了鰲山科學研究實驗區、連三島科學研究實驗區。還有三個濕地保護區:大沽河生態濕地保護區、墨水河生態濕地保護區、洋河生態濕地保護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