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島新聞網4月14日訊 記者從今天上午召開的新聞發布會獲悉,為迎辦世界園藝博覽會,建設生態宜居城市,我市決定開展新一輪鐵路兩側環境景觀綜合整治工作,范圍是南起青島火車站、北至城陽火車站,全長約31公里;東至鐵路沿線外圍第一條城市主要道路,西至濱海岸線(雙埠以北至雙元路),總面積約七十平方公里,惠及鐵路兩側居民27.4萬人。 本次鐵路兩側環境景觀綜合整治的內容主要是:建筑物外觀整修、綠化建設、河 198棟沿線建筑實施平改坡 在建筑物外觀整修方面,對鐵路兩側已有建筑物實行外立面整修、改造,強化建筑物周邊綠化環境和公共空間的營造,保持城市建筑文化特色,并協同推進鐵路沿線城中村改造。其中,對沿線低多層的建筑實施平改坡(數量預計198棟,歷史保護建筑除外),以延續歷史文化名城的特色。對海泊河以南區段不符合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要求的低多層建筑,應統一采用歐式建筑風格進行整修改造,并應結合建筑節能要求增加墻面保溫設施。工業建筑部分,主要采取立面整修和綠化配置措施,優化廠區綠化、路面、場地的環境景觀效果。 綠地比例由現狀的1.2%提高到30%左右 綠化建設方面,通過“新建綠地、拆墻透綠、拆違還綠、見縫插綠、垂直掛綠”等途徑,借助庭院綠化、防護綠化、街道綠化、山體綠化等綠化配置措施,通過綠化色彩控制、層次控制、種植土壤研究和灌溉養護措施的專業化設計手段,擴大鐵路兩側的綠地面積,豐富植物配置,提升綠化品位。規劃范圍內的綠地總面積(包含公共綠地、防護綠地、庭院綠地、景觀水面)達到21.7平方公里,綠地比例將由現狀的1.2%提高到30%左右。 其中,市南、市北、四方區沿鐵路線兩側各規劃20米防護林帶;李滄、城陽區沿鐵路線兩側各規劃30米防護林帶。 將與鐵路線交叉的城市河道(昌樂河、海泊河、李村河、婁山河、白沙河)納入鐵路沿線的綠化景觀中,在可視范圍(500-1000米)的河道兩側,規劃20米寬綠化帶,成為鐵路沿線重要的環境景觀節點和生態建設亮點。 河道整治方面,鐵路兩側河道在滿足河流防洪等安全要求的前提下,盡可能地結合實際加以改造整治,積極恢復自然生態,提升河道景觀品質。 圍擋設施整治方面,結合功能要求和實際情況,盡可能采取統一形式的鐵路護欄和隔音屏設施,并對沿線擋土墻和圍墻進行相應改造。 鐵路站場及相關設施整治方面,鐵路站房與站場采用統一風格進行外立面整修改造,鐵路站臺及相關設施也應按照統一標準進行改造、配置。 市政設施、道路設施及生產設施整治方面,鐵路兩側市政設施,應在強化安全防護的基礎上,加強外觀整治及周邊綠化種植,有條件的管線設施應采用地下埋設方式;道路設施中,進行道路路面整修,高架橋、立交橋橋體清洗,優化綠化景觀,增加配套公用設施,規范道路標識標牌設置,完善道路照明系統;生產設施應優化綠化覆蓋和遮擋效果,清洗、整修生產設施外觀,增強與周邊環境的協調性,同時應加強工業遺產保護工作。 營造具有濱海城市特色的夜景氛圍 標識系統、照明系統整治方面。包括拆除違章戶外廣告;拆除或整治不符合周邊環境景觀要求的戶外廣告;規范和加強公共導向標識系統建設;適當設置雕塑、小品等公共藝術品。按照鐵路交通功能要求及相關專項規劃,鐵路兩側的視覺范圍的照明系統整治主要以功能性照明和城市公共景觀照明相結合,營造具有濱海城市特色并與區域環境條件相適應的夜景氛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