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農業鐘點工”在平度農村流行起來 高收入讓農民更樂意留守在家 ????說起“鐘點工”這個詞,大多數市民會更多與城市中家政服務行業聯系在一起。而最近在平度市一些鄉鎮農村,一些專門給種養大戶及缺勞力的農戶提供有償服務的農民,在當地被親切地稱為“農業鐘點工”。昨天,記者在平度調查發現,從事“鐘點工”的農民,在不耽擱自家農活前提下,平均每月還能賺2000元左右。有些村民甚至自發成立了 “農 ????雇主當完老板再做雇工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平度市南村鎮洪蘭村,46歲村民王開軍正在種植小拱棚春白菜,因為拱棚小白菜種植程序復雜,他和妻子忙不過來,于是他就從附近自發形成的勞動力市場雇了4名村民前來幫忙。“我兩個孩子都在外地,只能雇別人干活。”王開軍告訴記者,今年他準備種植兩畝春白菜,栽苗、澆水、蓋地膜、壓土……這些種植環節需要同時進行,在農活急又缺人手情況下,他便以每天70元價格雇了人。而工作進度也讓他很高興,本來兩人6天才能干完的活,6個人1天就干完了。 ????“雇人花的錢是多了,但我們的活干完了,我和妻子就可以去別人家打‘零工’,把花出去的錢再賺回來。”面對記者詢問,王開軍回答得很干脆。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種植兩畝春白菜的各種費用加在一起約1800元,增加了280元的人工費,但在時間上卻省了5天。這5天,他和妻子靠外出打零工能賺800多元,這樣就凈賺了500多元。 ????記者了解到,正是基于和王開軍一樣的想法,在洪蘭村以及周邊村莊,村民們紛紛選擇了這種雇人兼被雇的勞作方法。 ????雇工放棄外出務工 ????在雇主王開軍的農田里,作為“鐘點工”的南村鎮北頂子村村民王學銘正在緊張勞作著。“一天70元,最少60元,農忙時一天上百元,比起在外面打工強多了。”王學銘說,從去年開始,村里有不少村民在忙完自家農活后,便從事“農業鐘點工”賺錢。不菲的收入,讓要外出打工的他放棄了本來的想法,他和其他幾名村民一商量,組成了一個“農村勞力出租服務隊”來到自發形成的勞動力市場“靠活”。 ????王學銘介紹,從今年3月份開始到現在,他和幾名鄰居的“訂單”不斷,兩個月下來不僅家里的活沒有耽擱,他每個月的純收入2000多元。“我們在家門口打零工一月收入也非常不錯,所以不會再到外地打工了。”王學銘說,除了在田里工作,現在他們這里也建起了大型工廠和蔬菜批發市場,工資待遇也很不錯,所以到了冬天農閑時節,他們偶爾也會到這些地方干零工來“補差”。“我們村前些年出去打工的村民,很多都留在家里干起了‘鐘點工’。”王學銘說。 ????調查 “鐘點工”走俏 ????昨天上午,記者又相繼來到南村鎮姜家寨村、宗家埠村以及蓼蘭鎮的幾個村莊,農田里隨處可見“農業鐘點工”。是什么原因催生了這種“農業鐘點工”新行當? ????平度市南村鎮農業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近年來,鄉鎮開始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一批種植和養殖的大戶應運而生。由于生產規模大、季節性強等因素,規模大戶僅靠自己家人勞動已遠遠不能勝任,于是紛紛將目光轉向本地農村,明碼標價,根據生產需求招聘“鐘點工”。另外,以前農忙時節農活忙不過來,村民之間多采取互相幫忙的耕作方式,但現在外出打工的人數太多,一些農業種植程序又相對復雜,在人手不夠情況下,村民們便想到了雇人干活的辦法。 ????這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為了確保村民們的合法權益,從去年開始,他們鎮上就定期組織農民學習相關的法律法規,并開展了農業種植技能科普講座,今后還會繼續加大培訓力度。(記者 牟成梓 攝影報道) |